[发明专利]高效有机智能培育豆芽立体箱或库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073851.9 | 申请日: | 2017-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4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彬 |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31/06;A01G7/04;C05F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71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有机 智能 培育 豆芽 立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立体箱内或保温库内仿野生环境下的原生态环境的立体化智能培育花生芽、绿豆芽和黄豆芽领域中的一种高效有机智能培育豆芽立体箱或库。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豆芽的口感好、味道好,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很多类型的豆芽不好培育,导致市场上根本没有卖的,比如:花生芽、萝卜芽、红豆芽、肾豆芽市场上就没有卖的。由于花生芽的味道好,知道有花生芽的人都喜欢吃花生芽;但花生芽的生长必须具备花生芽的根部伸入土壤中的条件才能够生长;然而,在土壤中培育食用的花生芽时,花生种子埋入土中在采收花生芽时只能够采收地面上的部分;致使没有人专业培育花生芽,在市场上没有花生芽出售。
现在,市场上卖的绿豆芽、黄豆芽的培育都是采用坛内培育,由于坛内内部不透风,抗病能力低;同时,坛内内不能够增加绿豆芽和黄豆芽的营养成分,导致培育出来的绿豆芽和黄豆芽品质低下,产量也很低。也有采用沙土培育绿豆芽和黄豆芽的,但没有把沙土与地面隔开,也没有将营养液输送到沙土中进行培育,只是采用洒水的方式给沙土洒水,同时将碳铵和尿素类的化肥撒在沙土中,致使绿豆芽和黄豆芽没有柔软性和嫩脆度、口感也很差,对人体有用的营养成分不多。
为了使人们在日常就能够吃到花生芽,我们经过长期研究,设计出了有效利用培育空间的、适用于家庭小规模培育花生芽和产业化培育花生芽的花生芽立体培育箱。并且,花生芽立体培育箱还适用于家庭小规模培育和产业化培育绿豆芽和黄豆芽、花生芽、萝卜芽、红豆芽、肾豆芽。同时,还能够将培育箱置换成为保温库来进行豆芽培育,以适应大规模的豆芽培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培育箱或保温库内培育的豆芽及高效利用土地的培育空间,并在立体培育箱内或库内不分季节地进行有机绿色培育豆芽的、高效的、高品质的高效有机智能培育豆芽立体箱或库及箱或库内培育豆芽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高效有机智能培育豆芽立体箱主要包括培育箱、降温装置、通风窗、感应器、灯光照射装置、智能开关、磁化助长装置、加热装置、层次板、培育营养层、厢床或培育器或供给管或拱形板、供给腔、联合罐。
在培育箱内安装有加热装置和冷冻降温装置或冷气降温装置,在培育箱的前面一面设置有门,在培育箱的两侧和后面设置有通风窗,在培育箱内的横向均匀分布有层次板,层次板固定在培育箱内的两侧,或者,层次板安装在固定在培育箱内的两侧的固定横条上;培育箱内的底部与层次板组成多层次的培植层,培育箱的底部和顶部与层次板相互平行。在培育箱内的底部和每一层层次板的上面均匀放置有厢床或培育器或供给管或拱形板,在厢床或培育器或供给管或拱形板的上面均匀地铺有培育营养层,并在培育营养层中安装有感应器和在培育营养层中等距离安装有磁化助长装置,感应器的电路与智能开关连接;每一个厢床与厢床上面的培育营养层或每一个培育器与培育器上面的培育营养层或每一个供给管与供给管上面的培育营养层或每一个拱形板与拱形板上面的培育营养层上的培育营养层是一个培育行,培育行之间留有距离,在培育箱内的底部和每一层层次板的上面有多个培育行。在厢床或培育器或供给管或拱形板的端部的输送孔与五通管的一个通口连接,五通管的其余四个通口通过连接管道分别与联合罐的气管口、营养液口、清水口和消毒液口连接,在连接气管口、营养液口、清水口和消毒液口的管道中分别安装有手动开关或电动开关。在每一层层次板的下面一面和培育箱内的顶部安装有喷雾装置与灯光照射装置,灯光照射装置的电路与智能开关连接,智能开关控制各种颜色的的灯光照射的循环开启时间和循环关闭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彬,未经王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38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刺梨组培苗低温炼苗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铁皮石斛炼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