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逆热致变色真空玻璃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2827.3 | 申请日: | 2017-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8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春燕 |
主分类号: | C03B23/24 | 分类号: | C03B23/24;C03C15/00;C03C17/28;C03C1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逆热致变色 真空玻璃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磺酸氯 聚甲基丙烯酸 羟甲基纤维素 电子得失 电子给体 电子受体 二甲氨基 可逆变色 生产效率 综合效益 上玻璃 下玻璃 支撑物 质量份 透射 乙酯 制备 太阳能 阻挡 生产 | ||
1.一种可逆热致变色真空玻璃,其特征在于,可逆热致变色膜、上玻璃、下玻璃和支撑物,所述可逆热致变色膜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个组分: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20-40份,羟甲基纤维素:15-30份,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8-15份,磺酸氯:10-1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逆热致变色真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热致变色膜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个组分: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30-40份,羟甲基纤维素:15-25份,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8-12份,磺酸氯:15-1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逆热致变色真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热致变色膜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个组分: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36份,羟甲基纤维素:22份,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10份,磺酸氯:17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逆热致变色真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热致变色膜的变色机理为电子得失机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逆热致变色真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热致变色膜的厚度为5-13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逆热致变色真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物由玻璃或耐高温有机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逆热致变色真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热致变色真空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上玻璃和下玻璃间均匀放置支撑物,在两片玻璃侧边涂上低熔点玻璃粉,放置抽气管后进行侧边烧结,封边粉融化,降温,固化后抽真空,封口,得到真空玻璃的初产品;
(2)在无尘室中采用浓硫酸及双氧水的混合溶液浸泡初产品的上玻璃上表面,浸泡时间为3-6h,浸泡完成后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并用氮气枪吹干;
(3)将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磺酸氯按上述比例升温至60-70℃混合均匀,再加入有机溶剂及羟甲基纤维素,搅拌2h后将混合液倒入喷雾器中,以1.2-2.5m/min的单次喷涂前进速度向上玻璃上表面进行喷涂;
(4)将喷涂后的真空玻璃放入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温度为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春燕,未经吴春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28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罩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玻璃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