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邻居节点发现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2344.3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9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银;魏亮雄;张媛媛;王浩;王伟;郭敏;刘诗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24 | 分类号: | H04W40/24;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唐维虎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邻居 节点 发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邻居节点发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传感网中,所述传感网包括能量有限的多个节点,所述邻居节点发现方法包括:设定每个节点的时间周期;每个所述节点按照所述时间周期规定的模式工作,在时间周期中的第一苏醒时隙和第二苏醒时隙节点苏醒,在所述时间周期的其它时隙中保持休眠;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在其中一个时间周期内实现第一节点的第一苏醒时隙与第二节点的第一苏醒时隙交叉,或第一节点的第一苏醒时隙与第二节点的第二苏醒时隙交叉,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在苏醒时隙交叉期间实现节点发现,其中所述第一节点是指传感网中的其中一个节点,第二节点是指传感网中的另一个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邻居节点发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传感网络中,邻居发现是网络构建的第一步,但是邻居节点的发现需要在节点都为苏醒状态时才能够实现发现数据的传输与接收。但是传感网中的节点一般是由电池供电,但是电池的容量有限,且更换麻烦,导致节点能量十分有限,因此节点一般不能采用一直保持苏醒的状态以实现邻居节点的发现。但是节点在多数时间中保持休眠状态会导致节点的发现效率低下。因此,一种在能耗较低的条件下实现邻居节点发现是迫切需求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邻居节点发现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邻居节点发现方法,应用于传感网中,所述传感网包括多个节点,所述邻居节点发现方法包括:
设定每个节点的时间周期,所述时间周期包括一个或多个子周期,所述子周期中包括第一苏醒时隙、多个第二苏醒时隙和休眠时隙,所述第一苏醒时隙和第二苏醒时隙的长度不同,所述第一苏醒时隙分布在所述子周期的起始位置,所述第二苏醒时隙分布在所述子周期的前半周期,所述第一苏醒时隙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苏醒时隙的长度与半周期内的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苏醒时隙之间的休眠时隙长度之和;
每个所述节点按照所述时间周期规定的模式工作,在时间周期中的第一苏醒时隙和第二苏醒时隙节点苏醒,在所述时间周期的其它时隙中保持休眠;
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在其中一个时间周期内实现第一节点的第一苏醒时隙与第二节点的第一苏醒时隙交叉,或第一节点的第一苏醒时隙与第二节点的第二苏醒时隙交叉,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在苏醒时隙交叉期间实现节点发现,其中所述第一节点是指传感网中的其中一个节点,第二节点是指传感网中的另一个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邻居节点发现系统,所述邻居节点发现系统为传感网,所述传感网包括多个节点;
每个所述节点按照预设时间周期规定的模式工作,在时间周期中的第一苏醒时隙和第二苏醒时隙节点苏醒,在所述时间周期的其它时隙中保持休眠,所述时间周期包括一个或多个子周期,所述子周期中包括第一苏醒时隙、多个第二苏醒时隙和休眠时隙,所述第一苏醒时隙和第二苏醒时隙的长度不同,所述第一苏醒时隙分布在所述子周期的起始位置,所述第二苏醒时隙分布在所述子周期的前半周期,所述第一苏醒时隙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苏醒时隙的长度与半周期内的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苏醒时隙之间的休眠时隙长度之和;
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在其中一个时间周期内实现第一节点的第一苏醒时隙与第二节点的第一苏醒时隙交叉,或第一节点的第一苏醒时隙与第二节点的第二苏醒时隙交叉,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在苏醒时隙交叉期间实现节点发现,其中所述第一节点是指传感网中的其中一个节点,第二节点是指传感网中的另一个节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邻居节点发现方法及系统,通过设置节点的工作周期,以使传感网中的两个节点在一周期内能实现苏醒时隙的交叉,以为邻居节点的发现提供条件。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23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