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装置头盔眼部发光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1937.8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9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夏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上虞区幻想动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10/02 | 分类号: | F21S10/02;F21V1/14;F21V7/04;F21V7/22;F21V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地址: | 312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骨骼 机器人 装置 头盔 眼部 发光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装置头盔眼部发光结构,解决目前模型机器人的外形设计方案难以直接应用到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的问题。本装置包括可穿戴的头盔,头盔与人体眼睛对齐位置开设有眼部视窗,其特征在于:眼部视窗的内侧设有透明弧面的反光玻片,反光玻片上方设置有面光源,所述反光玻片的上侧边与面光源的下侧边无缝对接,反光玻片和面光源对接后周边抵靠头盔内壁、形成从内侧完全罩合眼部视窗的罩体。本发明采用反光结构使外骨骼机器人装置头盔眼部各个角度均产生发光效果,且不会对穿戴者的眼部视物形成过大的影响;改善了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装置外形设计效果,更有利于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装置的推广和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领域,涉及一种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装置头盔眼部发光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技术也有着迅猛的发展。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装置是一种供人穿戴的外骨骼辅助结构,在人体穿戴外骨骼机器人后,感应人体动作,利用机械动力辅助人体进行更高的动力输出,完成人体本身难以完成的高强度工作。目前的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装置的研究多集中于控制性能的提升和动力性能的改善。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装置不仅对控制盒动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对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装置的防护性能以及外观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具科技感的外形设计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装置的接受和认知兴趣,也更有利于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技术的推广,形成良好的可持续性发展,加速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装置的民用化进程。
对于模型机器人,可以内部设置电路元器件,为外部造型的灯光设置提供电源和电路输出,外形设计可塑性强。但是对于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需要穿戴于人体外,对于内部电路和外形设计有很大的限制,需要在满足外部造型需求的同时尽量不对人体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模型机器人的外形设计方案难以直接应用到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的问题,提供一种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装置头盔眼部发光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装置头盔眼部发光结构,包括可穿戴的头盔,头盔与人体眼睛对齐位置开设有眼部视窗,其特征在于:眼部视窗的内侧设有透明弧面的反光玻片,反光玻片上方设置有面光源,所述反光玻片的上侧边与面光源的下侧边无缝对接,反光玻片和面光源对接后周边抵靠头盔内壁、形成从内侧完全罩合眼部视窗的罩体。面光源和反光玻片可以拼合对接后,完全罩合眼部视窗的内部,而且两者无缝对接,无论在头盔外侧从哪个角度观察,只能看到面光源的亮光、或者反光玻片反射面光源的亮光。发光颜色可以通过面光源光线调节;通过面光源角度控制,面光源透射过反光玻片的光线向下照射不会照射人的眼睛。外部的光线透射过反光玻片被人眼接受,虽然光强略有减弱,但是不会影响到人眼正常视物。本装置在不影响人体视线的同时,使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装置头盔眼部发光,使外骨骼机器人装置头盔更具科技感,更有利于推广和发展。
作为优选,所述反光玻片为内弧面朝外的弧面玻片,弧面玻片从上端到下端向外倾斜,且弧面玻片切线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从上到下逐渐增大。避免光源照射到眼睛产生不适,而且反光玻片内弧面朝外,倾斜设置的面光源照射到反光玻片上部时,入射角度大,大部分光线为反射光,透射光少;而面光源照射到反光玻片下部时,虽然入射角度减小,透射光增多,但是透射光朝下透射,透射光无论空间距离还是照射角度都大大偏离人体眼睛,对视线影响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上虞区幻想动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上虞区幻想动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19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