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功能土壤水取样器的内集水筒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1889.2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8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怀胜;吴启侠;朱建强;李鹏飞;张露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6 | 代理人: | 周宗扬 |
地址: | 43402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多功能 土壤水 取样 集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功能土壤水取样器的内集水筒,属土壤水样采集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农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土壤中的水分作为多种物质的载体,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其中土壤淋溶水就是各类研究经常涉及的部分。若要进行土壤淋溶水的研究,第一步工作便是从土壤指定深度或层位获取水分,然而,由于土壤性质、用途不一,通常难以统一监测标准,对于不同条件的研究区均需要制定配套方案,这也使得取样工具难以在材质、深度、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此外,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由于淋溶水水量较小或与土壤接触面较小,需要长时间持续取水,十分耗费人力物力,且现有取样工具存有功能单一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好,可对土壤不同深度的水分进行准确取样,且省时省力的用于多功能土壤水取样器的内集水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多功能土壤水取样器的内集水筒,它由一级取水桶、二级取水桶、三级取水桶和芯管构成;其特征在于:一级取水桶、二级取水桶和三级取水桶呈层叠状设置;一级取水桶、二级取水桶、三级取水桶的中心安装有芯管,芯管的一端延伸至一级取水桶上方,延伸至一级取水桶上方的芯管端头装有旋转柄;旋转柄下方的芯管上设置有刻度盘。
所述的芯管内设置有与一级取水桶、二级取水桶和三级取水桶对应的一级吸水软管、二级吸水软管和三级吸水软管;一级吸水软管、二级吸水软管和三级吸水软管的一端与其对应的取水桶连通,一级吸水软管、二级吸水软管和三级吸水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芯管的外端。
所述的一级取水桶、二级取水桶和三级取水桶上分别设置有与一级取水环槽、二级取水环槽和三级取水环槽对应的一级芯管环槽、
二级芯管环槽、三级芯管环槽,一级芯管环槽、二级芯管环槽、三级芯管环槽上分别设置有进水环,进水环和各级芯管环槽的圆周上贯穿状设置有取水内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用于多功能土壤水取样器的内集水筒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过程中,通过呈层叠状设置的一级取水桶、二级取水桶和三级取水桶;可对土壤指定深度或层位获取水分,解决了现有由于土壤性质、用途不一,通常难以统一监测标准,对于不同条件的研究区域均需要制定配套方案,这也使得取样工具难以在材质、深度、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的问题;特别适用于土壤水样采集取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外套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套筒,2、锥头,3、一级取水环槽,4、二级取水环槽,5、三级取水环槽,6、取水环,7、取水外孔,8、操作柄,9、刻度值,10、C形凹槽,11、纵向槽,12、限位杆,13、切割绳,14、提拉绳,15、提拉柄,16、一级取水桶,17、二级取水桶,18、三级取水桶,19、芯管,20、旋转柄,21、刻度盘,22、一级吸水软管,23、二级吸水软管,24、三级吸水软管,25、一级芯管环槽,26、二级芯管环槽,27、三级芯管环槽,28、进水环,29、取水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用于多功能土壤水取样器的内集水筒由一级取水桶16、二级取水桶17、三级取水桶18和芯管19构成;一级取水桶16、二级取水桶17和三级取水桶18呈层叠状设置,一级取水桶16、二级取水桶17和三级取水桶18相互之间密闭。一级取水桶16、二级取水桶17、三级取水桶18的中心安装有芯管19,芯管19的一端延伸至一级取水桶16上方,延伸至一级取水桶13上方的芯管19端头装有旋转柄20;旋转柄20下方的芯管19上设置有刻度盘21,以在工作中控制内集水筒的旋转角度。
芯管19内设置有与一级取水桶16、二级取水桶17和三级取水桶18对应的一级吸水软管22、二级吸水软管23和三级吸水软管24;一级吸水软管22、二级吸水软管23和三级吸水软管24的一端与其对应的取水桶连通,一级吸水软管22、二级吸水软管23和三级吸水软管24的另一端延伸至芯管19的外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18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