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同品级红火蚁计数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0675.3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3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梅;陈福寿;王燕;谌爱东;陈宗麒;徐兴才;杨艳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G01N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向庆宁 |
地址: | 650205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同 品级 红火 计数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不同品级红火蚁计数方法,测量蚁巢大小尺寸,对蚁巢取样;蚁巢样品预处理除去泥土后,用无水乙醇浸泡;然后分离除去杂质,得到干净无杂质的红火蚁样品,用无水乙醇浸泡;过滤除去乙醇,晾干红火蚁、用筛子过筛,拣出筛上个体大的繁殖蚁单独计数;对筛上和筛下红火蚁分别称总质量、然后分别取少量样品称样品质量,并统计样品中不同品级红火蚁头数,蚁巢不同品级红火蚁头数=筛上或筛下红火蚁总质量/筛上或筛下红火蚁取样样品质量*取样样品中不同品级的头数,并计算得到不同品级红火蚁的密度。本发明方法可详细摸清红火蚁蚁群结构和不同品级红火蚁发生规律,该方法计数准确率高,不同品级密度可应用于不同品级红火蚁发生规律,为当地红火蚁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红火蚁蚁巢不同品级计数方法及应用,尤其是红火蚁样品的处理、不同品级计数及应用,属于入侵性害虫防治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切叶蚁亚科Mymicinae、火蚁属solenopsis,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巴拉那流域的危险性害虫,被列为世界最危险的100种入侵有害生物之一,对入侵区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及人身健康具有重大的影响。红火蚁2004年入侵我国台湾后,在广东吴川、广州、深圳、东莞、惠州、广西北海、南宁、湖南张家界和福建龙岩等地区相继发生。2013年10月在云南楚雄州元谋县发现,随后在西双版纳州、普洱市、玉溪市、昆明市等9个地州20多个县地发生。红火蚁属于社会性昆虫,有多个品级,具有生殖能力的蚁后、有翅雌蚁、有翅雄蚁,无生殖能力的职能蚁,包括工蚁和兵蚁。红火蚁蚁群存在严密的社会分工和品级分化,为了掌握昆明市红火蚁蚁群结构的特点及发生动态,红火蚁取样和计数是研究防治工作的关键步骤。
以往传统的红火蚁蚁群结构调查的方法,是迅速挖取所有蚁巢装入塑料桶内,并在桶顶部边缘涂上滑石粉,以防止红火蚁逃逸。称取桶内蚁巢土壤质量后把土壤弄碎并混合均匀,迅速抽取质量约100g的土壤装入密封盒中,每个蚁巢重复抽取5次以上,记录蚁巢总质量、各样本土壤质量,每个土样中各品级数量等。蚁巢各品级数量(头)=[蚁巢土样总质量/取样土壤质量]*土壤样本中各品级数量(头)。这种计数方式不确定的因素较多,易受土壤特性的影响,难混合均匀,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易出错。为了提高计数准确率,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往红火蚁消长动态,采用诱饵法和陷阱法监测工蚁数量。诱饵诱集法(工蚁):以火腿肠为诱饵,切取1g左右火腿肠薄片置于50ml透明离心管底部,放置于地面30min后收集统计红火蚁工蚁数量;或者将厚度1cm、直径2cm的火腿肠穿于竹签上,再使火腿肠紧贴地面,不与周围草接触。放置30min后,将诱饵上的红火蚁迅速收集到装有酒精的培养皿中进行数量统计;陷阱法:取50ml透明离心管,装入5-10ml 40%酒精后埋于土壤中,使其顶部与地表面齐平,放置24h后取回并统计离心管内红火蚁工蚁数量。这种方法只能反映出工蚁的消长动态,不能反映蚁巢其他品级的全年的发生情况,为了更加准确的掌握蚁群不同级别的发生动态,找到蚁巢中红火蚁的脆弱时期,需要对红火蚁蚁巢不同品级计数,为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火蚁蚁巢不同品级计数方法及应用,可反映红火蚁蚁群结构及不同品级红火蚁密度,便于详细摸清红火蚁蚁群结构和不同品级红火蚁发生规律,该方法计数准确率高,不同品级密度可应用于不同品级红火蚁发生规律,为当地红火蚁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不同品级红火蚁计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蚁巢大小尺寸,对蚁巢取样;
(2)蚁巢样品预处理除去泥土后,用无水乙醇浸泡;
(3)步骤(2)无水乙醇浸泡后的样品分离除去杂质,得到干净无杂质的红火蚁样品,用无水乙醇浸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06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肉鸡机体免疫力的饲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机外置放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