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摄像头玻璃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0365.1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2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饶桥兵;容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00 | 分类号: | G02B1/00;G02B1/1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欧颖 |
地址: | 41031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摄像头 玻璃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头玻璃的加工方法,包括先对白片玻璃进行覆膜,使得粘贴保护膜上粘贴有多片摄像头玻璃进入随后的拉丝工序,再经包括插架上片、清洗、镀膜、丝印克头、丝印翻印和退镀的步骤得到所述产品;其中在覆膜步骤中使用包含多个通孔的定位板对多片摄像头玻璃进行定位;在拉丝工序中继续使用该定位板用于定位形成所述UV胶拉丝纹层且用于节省拉丝时所使用的UV胶水;在丝印克头和丝印翻印步骤时对每片摄像头玻璃的镀膜面进行精准丝印不透明油墨以形成摄像头玻璃上的视窗。本发明中使用定位板对覆膜和拉丝步骤定位,有效地解决了拉丝过程定位不准的问题,同时还取消了丝印黑圈的步骤而免去了由丝印黑圈带来的多种不利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头玻璃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对包括普通玻璃和蓝宝石玻璃的摄像头玻璃加工不透明膜层形成透明视窗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将摄像头玻璃由白片玻璃加工成由不透明膜层形成透明视窗的产品,所述不透明膜层包含UV胶拉丝纹层、电镀层和丝印油墨层。目前,摄像头玻璃的加工方法如下:上工序来料(已成形和抛光的白片玻璃)→1、丝印黑圈(确定视窗位置)→2、插架上片和清洗(清洗丝印黑圈后产生的脏污、油污和油墨)→3、覆膜→4、拉丝→5、插架上片→6、清洗→7、镀膜→8、丝印克头→9、丝印翻印→10、退镀→下工序。其中步骤1、步骤8和步骤9涉及的丝印均只能一片片地单独完成,而其余步骤都可以多片一起完成。
例如白片玻璃为腰型玻璃(长、宽和厚分别为22mm、12mm和0.4mm左右),最终加工出的产品含有直径为4mm的两个用于透光的透明视窗,两个透明视窗分别位于腰型玻璃的两个圆心处,在视窗区域以外的玻璃上设置有所述不透明膜层,如图2所示。现有的摄像头玻璃加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在第1步丝印黑圈以确定视窗位置的过程中,丝印的黑圈的宽度为0.65mm,因而丝印的黑圈外径为5.3mm。在该步骤中,使用黑色油墨的原因是一般来说黑色油墨最稳定。不过,此处丝印的黑圈最终还会体现在非黑色的产品(即不透明膜层的颜色不是黑色)中,因而该黑圈还会影响产品美观。具体地,在第1步就丝印黑圈的目的是为后续步骤4拉丝工序中产生的位置对位不精准而留足操作空间,对拉丝步骤精度不良起到遮蔽作用。
在第2步插架上片和清洗的过程中,丝印黑圈后的玻璃手工一片片插在清洗架上,使用九槽清洗机对玻璃做超声波清洗,其中有几个槽的玻璃是浸入在清洗溶液中清洗,而另外有几个槽的玻璃是喷淋清洗。
在第3步覆膜的过程中,涉及软质的定位保护膜①、覆膜底座②和摄像头玻璃③。其中覆膜底座②的材质为电木,其上含有多个(例如20个)沉孔穴位,20片清洗后的摄像头玻璃③放入这些穴位中,玻璃的非油墨面朝上,覆膜底座上含有两个定位销。对应的定位保护膜①上含有两个销孔,在定位保护膜撕去离型膜后,其胶面露出用于将摄像头玻璃粘附其上。在覆膜过程中,撕去离型膜后的定位保护膜的胶面朝下,其销孔与覆膜底座上的定位销配合定位后,定位保护膜向下粘贴20片摄像头玻璃,使得玻璃离开覆膜底座。因此,该步骤完成后将清洗好的20片玻璃定位粘贴在定位保护膜,且玻璃的油墨面外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03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