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防腐滤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0123.2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4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虹;边泰;林涛;刘禄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14 | 分类号: | B01D35/14;B01D3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腐 滤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或海洋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防腐滤器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海水管道系统每年的腐蚀情况是相当严重的,一艘刚定制的远洋船舶的海水管道系统如果没有保养措施,在海上航行不久便会彻底报废。这不仅是对金属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而且还会危及到人们的人身安全。比如长途的航行中,如果对海水管道的腐蚀问题不加以及时地解决,当这艘船航行在大海上时,一旦海水管道泄漏,那将会造成非常可怕的后果。
船舶海水管系担负着冷却设备、消防、压载、冲洗等的重要任务,在船舶管系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使用的管材多为金属管。而滤器在海水管路中作为重要的管路附件,往往是被忽略的对象,但因其过滤的介质为海水,而海水是强腐蚀性的介质,滤器也必然面临着腐蚀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耐腐蚀材料来解决滤器腐蚀的问题,但是防腐效果欠佳且维护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防腐滤器装置,在实现过滤海水功能的同时,利用化学防腐原理,通过优化结构,提高船用防腐滤器装置的防腐效果。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船用防腐滤器装置,包括进液通道、外壳体和出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和所述出液通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侧壁上,所述外壳体内部设有连通所述进液通道和所述出液通道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可拆卸地安装有滤芯,所述滤芯和所述外壳体由阴极材料制成,所述外壳体在所述空腔内连接有由阳极材料制成的第一金属件。
可选地,所述阳极材料为锌,所述阴极材料为球墨铸铁、碳钢、铬钼钢、不锈钢或铜。
可选地,所述滤芯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由所述阳极材料制成的第二金属件。
可选地,包括滤纸,所述滤纸围成筒状将所述滤芯和所述第二金属件包围在内。
可选地,所述外壳体为内部空心的圆柱状,且所述外壳体直径为500mm-600mm,高度为360mm-450mm。
可选地,所述外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空腔和外界的开口和用于盖住所述开口的密封盖。
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件通过螺纹连接、焊接或铆接固定在所述密封盖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金属件为环状或块状,且所述第二金属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滤芯外部。
可选地,所述进液通道和所述出液通道均设置有连接船用管路的法兰接头。
可选地,所述外壳体侧壁上设有透明的工作视窗。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船用防腐滤器装置,在实现过滤海水功能的同时,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设置作为阳极且可更换的所述第二金属件和所述第一金属件,配合由阴极材料制成的所述外壳体和所述滤芯,大大地增强了自身的防腐性能,且方便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的全剖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2的全剖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液通道,2、外壳体,3、出液通道,4、密封盖,5、滤芯,6、空腔,7、第一金属件,8、第二金属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一种船用防腐滤器装置,包括进液通道1、外壳体2和出液通道3,所述进液通道1和所述出液通道3设置在所述外壳体2侧壁上,所述外壳体2内部设有连通所述进液通道1和所述出液通道3的空腔6,所述空腔6内可拆卸地安装有滤芯5,所述滤芯5和所述外壳体2由阴极材料制成。为了保证过滤效果,滤芯5可以拆卸清洗或者直接更换。具体地,所述外壳体2为中空的圆柱状,且所述外壳体2上设有开口和用于盖住所述开口的密封盖4,密封盖4用若干螺钉锁紧在开口使其密封,维护时,只需要打开密封盖4即可进行更换或检查部件等工作。所述外壳体2侧壁上设有透明的工作视窗,透过工作视窗,可以观察该装置的工作状况。此外,所述进液通道1和所述出液通道3设置在所述外壳体2侧壁上,所述进液通道1和所述出液通道3呈中间对称设置在外壳体2上,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使进液通道1和出液通道3呈“L”形或其他角度设置,为了连接方便,所述进液通道1和所述出液通道3均设置有连接船用管路的法兰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01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