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设备的远程控制方法、系统及远程协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0015.5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6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马骏;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红云融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N7/18;G16H4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合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53 | 代理人: | 李非非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海淀区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设备 远程 控制 方法 系统 协作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的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的远程控制方法、系统及远程协作装置。其中,医疗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包括:本地远程协作装置和异地远程协作装置;本地远程协作装置连接被控医疗设备,异地远程协作装置连接远程的显示设备、声音设备和模拟操作设备,本地远程协作装置和异地远程协作装置通过网络进行通信。本发明以无介入的方式通过互联网远程操作医疗设备,让医生通过互联网进行异地会诊时,可以在异地操作原本只能在现场操作的医疗设备,让远程诊断更加形象、具体和完善;这种无介入的方式可以让现有的医疗设备在其本身不做任何代码植入和设备修改的前提下,通过连接一种远程协作装置来实现,非常简单和普通适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的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的远程控制方法、系统及远程协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及宽带接入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远程医疗、远程会诊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越来越受社会、国家的关注和欢迎。但目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会诊、远程医疗都无法做到让医生远程操作医疗设备,而只能间接将医疗设备的数据资料、影像数据导出,实时或非实时地传输给远程的医生和专家,当远程的医生和专家需要按自己的想法操作患者所在现场的医疗设备,以更加完整地观察、分析病情时,现有技术方案就无法实现了。如果需要对现有的医疗设备进行改造来达到这样的目的,虽然技术上可行,但不具有普遍性,实际操作层面难度大,推进速度慢。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医疗设备的远程控制方法、系统及远程协作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远程医疗操作需要对现有的医疗设备进行改造,且操作难度大、可实施性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疗设备的远程控制方法,包括:采集被控医疗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和图像信号;将所述音频信号和图像信号进行编码后,生成压缩数据发送给远程处理终端;接收所述远程处理终端返回的远程控制指令;解码所述远程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被控医疗设备,所述被控医疗设备根据所述远程控制指令动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远程协作装置,包括: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被控医疗设备的音频信号和图像信号;第一编码模块,用于将所述音频信号和图像信号进行编码后,生成压缩数据发送给远程处理终端;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远程处理终端返回的远程控制指令;第一解码模块,用于解码所述远程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被控医疗设备,所述被控医疗设备根据所述远程控制指令动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医疗设备的远程控制方法,包括:接收被控医疗设备端发送的包括音频信号和图像信号在内的压缩数据;解码所述压缩数据,将解码后的音频信号和图像信号分别输出给声音设备和显示设备;接收模拟操作设备发出的远程操作指令;编码所述远程操作指令并发送给所述被控医疗设备端,以控制所述被控医疗设备根据所述远程操作指令动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远程协作装置,包括:压缩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被控医疗设备端发送的包括音频信号和图像信号的压缩数据;第二解码模块,用于解码所述压缩数据,将解码后的音频信号和图像信号分别输出给声音设备和显示设备;操作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模拟操作设备发出的远程操作指令;第二编码模块,用于编码所述远程操作指令并发送给所述被控医疗设备端,以控制所述被控医疗设备根据所述远程操作指令动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医疗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包括:本地远程协作装置和异地远程协作装置;所述本地远程协作装置连接被控医疗设备,所述异地远程协作装置连接远程的显示设备、声音设备和模拟操作设备,所述本地远程协作装置和所述异地远程协作装置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红云融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红云融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0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