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吊瓶静脉输液液位自动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9379.1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5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安;卫晓娅;张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467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静脉 输液 自动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位控制方法,具体是一种医用吊瓶静脉输液液位自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 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近500年的波折,在20世纪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成为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
在用吊瓶对病患进行输液的过程中要实时的对液面进行监控,以确定更换吊瓶的时间。现有的技术都是采用人工监控的方式,但病患或者医护人员难免会存在忽视,有时候不能及时的发现吊瓶的液位过低,从而影响吊瓶的更换,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病患的血液回流从而引发医疗安全事故。故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吊瓶的输液液位自动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吊瓶静脉输液液位自动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吊瓶静脉输液液位自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吊瓶容量的大小,确定药液液位控制的最高值H、比对值L0、预报警值L1和最低值L;
2)当吊瓶中的液位达到比对值L0时,通过计算模块计算出单位时间内液位下降的速度值V;
3)当吊瓶中的液位达到预报警值L1时,通过报警模块发出段时间的预报警信号;
4)当吊瓶中的液位达到最低值L时,通过报警模块发出持续的终报警信号,直到吊瓶更换完毕,此过程中,通过计算模块计算出吊瓶中的液位从最低值L到瓶口所需要的时间T0,通过计算模块将T0与医护人员更换吊瓶所需要的时间T进行比对,若T0大于T,则无需任何操作,若T0小于或等于T,则通过控制模块改变液位下降的速度值V,得到新的速度值V1,,使得L/V1(T0)的数值大于T。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将吊瓶的液位值分为数值1~10,所述步骤1)中的H的数值为10,比对值L0的数值为7~9,预报警值L1的数值为3~4,最低值L的数值为1~2。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3)中的预报警信号持续时间为5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吊瓶液面的自动控制,避免了人为忽视而导致吊瓶更换不及时;通过设置预报警值L1,到达了初步提醒医护人员的目的,使得医护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吊瓶更换的准备工作;在吊瓶液位达到最低值L时,能够改变液位下降的速度,使得吊瓶中的液位从最低值L到瓶口所需要的时间T0大于医护人员更换吊瓶所需要的时间T,避免了医护人员更换吊瓶过程中药液流尽而导致病患血液回流。
附图说明
图1为医用吊瓶静脉输液液位自动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医用吊瓶静脉输液液位自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吊瓶容量的大小,将吊瓶的液位值分为数值1~10,确定药液液位控制的最高值H、比对值L0、预报警值L1和最低值L,其中H的数值为10,比对值L0的数值为7,预报警值L1的数值为3,最低值L的数值为1;
2)当吊瓶中的液位达到比对值L0时,通过计算模块计算出单位时间内液位下降的速度值V;
3)当吊瓶中的液位达到预报警值L1时,通过报警模块发出段时间的预报警信号,持续时间为5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学院,未经平顶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93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液监测报警系统
- 下一篇:基于扫描滴管的输液报警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