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填充性MPP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9327.4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7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郑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华宇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91/06;C08K9/00;C08K9/04;C08K3/26;C08K5/09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金娟娟 |
地址: | 321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充 mpp 复合材料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公开了一种高填充性MPP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分别称取65‑75份的聚丙烯、20‑30份的轻质碳酸钙、2‑3份的钛酸酯偶联剂、1‑2份的硬脂酸和1‑2份的石蜡,将称取好的钛酸酯偶联剂水解,得到质量百分比为1.5%的钛酸酯偶联剂水解液;将钛酸酯偶联剂水解液加入轻质碳酸钙中,依次混合搅拌、过滤、烘干,得到改性无机填料;本申请中制备的MPP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和耐热性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又不降低其加工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尤其涉及了一种高填充性MPP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非开挖施工技术(Trenchless Technology或No Dig)是在地表面不开沟的情况下,通过探测、勘查、铺设(或更换、或修复)各种地下公用设施管道的一种技术或方法。与传统的开挖施工相比,非开挖技术具有不影响周边环境、不影响交通、施工方便、综合施工费用低、施工周期短、地表面不受损坏,社会效益显著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穿越各种建筑物、河道、高速公路、铁路、闹市区及各种交通要道等,对市政给排水、煤气、石油、天然气、电力、通讯等管线进行铺设、更换及修复。
该技术源于20世纪70年代,并于90年代引入我国。在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等)非开挖技术应用非常广泛,而我国对非开挖技术正在逐步推广,主要是非开挖管道铺设,而管道更换及修复还刚刚起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非开挖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也与时俱进,非开挖施工已渗入到天然气、上水、下水、污水、电力和信息等地下管线的敷设和修复中。
采用地下非开挖技术铺设改性聚丙烯(MPP)塑料电缆管传输电力,需求量剧增,未来几年有望将所有的空中“蜘蛛网”入地。城市采用地下埋设电缆传输电力,一种用于非开挖用的改性聚丙烯(MPP)塑料顶管作为保护电缆用的塑料护套管正大量的用于工程中。MPP管材比常用HDPE管相比性能更优越,热熔焊接接头柔性好、焊接头强度高、耐温性能好,可用作超长度高牵引力拖管,具有优良的抗地层沉降以及抗震性能。
既环保又节能地采用非开挖技术铺设及调整城市的管线,已大量应用MPP电缆电力护套管。为此,国家轻工部发布了Q/BR0lO-2007《非开挖高压电力电缆保护用改性聚丙烯MPP管材》行业标准,开始全面推广MPP电力管。面对21世纪塑料管需求的大好局面,相信MPP电力管的发展必有十分广阔的前景,而对于MPP电力管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如何进一步提高MPP电力管的性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填充性MPP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高填充性MPP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分别称取65-75份的聚丙烯、20-30份的轻质碳酸钙、2-3份的钛酸酯偶联剂、1-2份的硬脂酸和1-2份的石蜡;
步骤二、将称取好的轻质碳酸钙放置烘箱中干燥4-5h,温度80℃,自然冷却后装入密封袋备用,防止吸入空气中的水分。
步骤三、将称取好的钛酸酯偶联剂水解,得到质量百分比为1.5%的钛酸酯偶联剂水解液,能够有效减化流程,提高偶联效果。
步骤四、高速混合机预热到机筒温度75℃,将步骤二中的轻质碳酸钙倒入高速混合机中搅拌15min,转速750r/min:
步骤五、将步骤三中的钛酸酯偶联剂水解液加入经步骤四处理后的轻质碳酸钙中,依次混合搅拌、过滤、烘干,得到改性无机填料;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改性无机填料与步骤一中称取好的硬脂酸、石蜡以及聚丙烯混合,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
步骤七、挤出后的材料在切粒机切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华宇管业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华宇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93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