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子法电针治疗对哮喘嗜酸性粒细胞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9103.3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5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红 |
主分类号: | A61N1/18 | 分类号: | A61N1/18;A61H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1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针治疗 嗜酸性粒细胞 纳子法 哮喘 脱氧核糖核酸 鸡卵清蛋白 末端转移酶 缺口末端 哮喘模型 肺组织 经渠穴 染色法 苏木素 电针 凋亡 肺俞 介导 伊红 豚鼠 复制 检测 治疗 | ||
一种纳子法电针治疗对哮喘嗜酸性粒细胞的方法,将豚鼠:申时(15:00~17:00)电针,采用鸡卵清蛋白复制哮喘模型,治疗于不同时段取定喘、肺俞、经渠穴电针治疗;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和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Eos计数及肺组织中Eos凋亡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子法电针治疗对哮喘嗜酸性粒细胞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以一种纳子法电针治疗对哮喘嗜酸性粒细胞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态势,如何更有效地治疗哮喘成为全球医学界的一大难题。中医学采用针灸手段治疗哮喘疗效确切,其中纳子法是中医时间医学代表的一种经典针灸方法,强调不同时辰脏腑气血盛衰状况不同,针灸效应亦不同。认为子午流注纳子法的优越性就在于强调选择针灸时间的同时亦强调选取适当穴位,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穴位的效应。但目前尚未见运用纳子法电针治疗哮喘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材料与方法 1、动物及分组 健康豚鼠48只(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编号0018507),体质量350~40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 申时电针组(A组)、巳时电针组(B组)、模型组(C组)和正常对 2、主要试剂与仪器 鸡卵清蛋白(Sigma 产品,批号:A5503);多聚甲醛(天津百世化工,批号:915);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试剂(Chemicongoncan公司产品,批号:S7100);电针机(SLT-B型全信息电针治疗机);超声雾化器(粤华WH-2000,粤汕);定量分析生物显微图像光学处理系统(南方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提供)。 3、模型复制 A、B、C3组动物均以100g/L鸡卵清蛋白液1mL腹腔注射致敏。致敏后第7天将3组动物置特制激发箱内,以10g/L鸡卵清蛋白溶液喷雾激发,按个体差异每次 2~10min , 直至“哮喘”发作(点头呼吸) , 连续5d。正常对照组以等容积生理盐水代替。4、纳子法电针治疗 造模成功后A组于肺经昼夜气血盛衰的峰值申时(15:00~17:00),B组于肺经昼夜气血盛衰的非峰非谷值巳时(9:00~11:00),取定喘、肺俞、经渠穴电针治疗(取穴方法参照《实验针灸学》)。每次治疗10~15min,1次/d,6d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5、病理学检查 末次喷雾激发后第2天,各组动物麻醉后取出右肺,标本用100g/L多聚甲醛固定,从固定部位切取右肺组织块。 6、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Eos凋亡率测定切片分别做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TUNEL标记。原位凋亡标记方法参考试剂盒说明及文献。凋亡阳性细胞核呈棕黄或棕褐色,与同一来源的组织HE染色对照,鉴别为Eos。细胞计数方法为在显微镜下每张切片分别连续数10个高倍视野(×400)的Eos (HE染色)和凋亡Eos(TUNEL原位凋亡标记)总数,计算凋亡细胞所占相应细胞的百分比即为Eos凋亡率。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进行多个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
结果:模型组Eos计数显著性升高(P<0.01),Eos凋亡率无显著性变化;申时电针组和巳时电针组Eos计数均显著性降低(P<0.01),Eos凋亡率均显著性升高(P<0.01),其中申时电针组2项指标优于已时电针组(P<0.05或P<0.01)。
发明目的:目前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态势,如何更有效地治疗哮喘成为全球医学界的一大难题。中医学采用针灸手段治疗哮喘疗效确切,其中纳子法是中医时间医学代表的一种经典针灸方法,强调不同时辰脏腑气血盛衰状况不同,针灸效应亦不同。有学者认为子午流注纳子法的优越性就在于强调选择针灸时间的同时亦强调选取适当穴位,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穴位的效应。但目前尚未见运用纳子法电针治疗哮喘的相关报道。本发明观察纳子法电针治疗对哮喘模型豚鼠的治疗效果,以进一步明确其治疗机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红,未经王永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91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