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污泥高效脱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8933.4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1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邱杨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杨舒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6 | 代理人: | 刘备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污泥 高效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多级污泥高效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处理 (sludge treatment ):对污泥进行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加工过程。污水处理程度越高,就会产生越多的污泥残余物需要加以处理。除非是利用土地处理或污水塘处理污水,否则一般的污水处理厂必须设有污泥处理设施。对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而言,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中最复杂、且花费最高的一部分。现有的污泥处理设置脱水效果差,效率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污泥,如果直接将其排放则会污染环境,并且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污泥高效脱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级污泥高效脱水装置,包括外壳、进料斗、挤压腔、第一脱水腔、第二脱水腔和收集槽;所述外壳的右侧设置有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与双向螺纹杆固定连接,双向螺纹杆贯穿外壳的右壁且与外壳的左壁转动连接,螺纹杆上对称螺纹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通过T型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滑槽设置在外壳上;所述移动块下端与连接杆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挤压板铰接,挤压板与挤压腔滑动连接;所述挤压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滤板,滤板上设置有滤水孔,通孔的上端铰接有挡板,挡板的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挤压板连接;所述挤压腔下端设置有地板,底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的下端与第一脱水腔连通;所述第一脱水腔斜向上设置,第一脱水腔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旋转轴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贯穿第一脱水腔的右壁且与第一脱水腔的左壁转动连接,第一旋转轴上安装有第一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脱水腔的下端设置导液腔,导液腔通过滤孔与第一脱水腔连通,导液腔的左侧设置有第二积水槽;所述第一脱水腔下方设置有第二脱水腔,第二脱水腔内设置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贯穿第二脱水腔的右壁且与从动齿轮B固定连接,从动齿轮B的上端啮合有从动齿轮A,从动齿轮A的上端与主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一旋转轴上;所述第二旋转轴上还固定连接有切割刀,切割刀的左侧设置有搅拌棒;所述第二脱水腔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滤孔,下端的滤孔下方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的出风口安装有加热丝;所述第二脱水腔下端设置有传送带,传动带左侧的转轴通过皮带与第二电机的转轴转动连接,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加热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左侧设置有进料斗,进料斗贯穿外壳伸入挤压腔内且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的进料斗内还设置有开关阀。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的面积比通孔的截面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右侧还设置有第一积水槽,第一积水槽上端通过导管与挤压腔连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管内还设置有开关阀。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螺旋叶片的叶片间距从左到右逐渐变小。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左端还安装有第二螺旋叶片,第二螺旋叶片的叶片间距从右到左逐渐变小。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送带的右侧下端还设置有收集槽,收集槽上设置有刮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挤压腔,使污泥中的水份进行初步去除,降低后续处理难度,提高污泥脱水效率,通过设置的第一脱水腔内不断变小间距的第一螺旋叶片对污泥进行挤压,从而使污泥中的水排出,通过设置的第二脱水腔内切割刀对从第一脱水腔内掉下的污泥进行切割粉碎,再通过搅拌棒进行搅拌,是鼓风机吹出的热风与污泥内各处位置的水份接触,提高脱水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新颖,结构简单,通过三级脱水过程,能够充分的使污泥中的水份脱离,且脱水效率高,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多级污泥高效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级污泥高效脱水装置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多级污泥高效脱水装置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杨舒,未经邱杨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89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淤泥干燥系统
- 下一篇:养殖水颗粒物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