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盖开启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068774.8 | 申请日: | 2017-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3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 发明(设计)人: | 葛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飞 |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盖 开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市政设施维护设备,具体涉及到一种井盖开启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日益加快,对市政设施的维护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通讯、排水等设施几乎都布置在城市道路下方,在各个关键节点通过设置窨井以便进行市政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窨井的井口平常都是采用井盖覆盖,传统的井盖大多开设有一个通孔,需要开启时,通过简易的挂钩直接深入井盖通孔中,通过人工拉动挂钩向上提取井盖,使用时,比较费劲,针对每天大面积巡检的市政人员而言,使用极为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业内有人对窨井盖提出了改进方案,通过在窨井盖于底座之间设置弹簧和锁定机构,当需要开启井盖时,打开锁定机构,弹簧自动将井盖弹起,但其存在以下缺陷:
(1)户外容易遭受雨水浸泡,而且路面上随时存在人为踩踏和机械碾压,传统的锁定机构使用寿命较短;
(2)传统的开启工具大多都是单一的解锁或勾取功能,在解锁的瞬间,弹簧弹起井盖容易误伤操作人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井盖开启器,主要针对自动弹起的井盖,通过设置专用工具,既满足解锁需要,又能实现井盖的勾取,还能在井盖弹起的瞬间对操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井盖开启器,包括手柄(1)、连接在手柄(1)上的拉杆(2)、设置在所述拉杆(2)下端的挂钩(3),其关键在于:在所述拉杆(2)的杆身上套接有弹簧(4)和转动件(5),所述转动件(5)的外轮廓呈多棱柱形,该转动件(5)在手柄(1)的转动下随着拉杆(2)做同步圆周运动实现井盖锁止机构的解锁和上锁控制,在井盖解锁时,所述转动件(5)随着井盖的弹起沿着所述拉杆(2)上下移动,所述拉杆(2)上设置有挡板(6),所述弹簧(4)卡接在所述转动件(5)与所述挡板(6)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2)的上端与所述手柄(1)相连后呈T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2)的下端与所述挂钩(3)一体成型为L型。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5)的外轮廓呈三棱柱型或六棱柱型。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2)的杆身呈多棱柱形,所述转动件(5)的轴向中心开设有与所述拉杆(2)杆身相适应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2)的杆身上沿轴向开设有限位槽(7),所述转动件(5)上设置有插销(8),该插销(8)穿过所述转动件(5)的侧壁并伸入所述限位槽(7)中。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转动件(5)和所述挡板(6)上。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1)与所述拉杆(2)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挂钩(3)的长度为3~5cm。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5)的长度为3~5cm,在自重状态,转动件(5)的下端与所述挂钩(3)的高度间隔为2~4cm。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独特,功能多样,充分融合了解锁、勾取以及弹性阻挡等多种功能,能够很好的应用在自动弹起式井盖上,使用省时省力,方便了市政人员日常设备巡查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应用对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井盖开启器,包括手柄1、连接在手柄1上的拉杆2、设置在所述拉杆2下端的挂钩3,在所述拉杆2的杆身上套接有弹簧4和转动件5,所述转动件5的外轮廓呈多棱柱形,该转动件5在手柄1的转动下随着拉杆2做同步圆周运动实现井盖锁止机构的解锁和上锁控制,在井盖解锁时,所述转动件5随着井盖的弹起沿着所述拉杆2上下移动,所述拉杆2上设置有挡板6,所述弹簧4卡接在所述转动件5与所述挡板6之间。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拉杆2的上端与所述手柄1相连后呈T字形,这样握持方便,便于旋转受力,所述拉杆2的下端与所述挂钩3一体成型为L型,这样便于勾取井盖。
为了受力方便,转动件5的外轮廓呈三棱柱型或六棱柱型,具体实施时,通常采用六棱柱型,这样井盖上可以设置带内六角的旋转卡接盘,通过转动件5与其配合,转动手柄1即可带动旋转卡接盘,实现井盖解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飞,未经葛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87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钢格板井盖
- 下一篇:一种道路安全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