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危险废物焚烧湿式出渣干化一体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7038.0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2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张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浩长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2 | 分类号: | F23G5/02;F23G5/033;F23G5/04;F23G5/16;F23G5/20;F23G5/44;F23G5/46;F23J15/02;F23J15/04;F23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叶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危险废物 焚烧 湿式出渣干化 一体化 系统 | ||
1.一种危险废物焚烧湿式出渣干化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危险废物预处理系统(1)、焚烧系统(2)及干化系统(3);
所述危险废物预处理系统(1)包括依次相连的预处理冲洗区(11)、分析鉴别区(12)及危险废物储存区(13),所述预处理冲洗区(11)的冲洗水排出端、分析鉴别区(12)的实验废水排出端均与所述焚烧系统(2)相连,所述危险废物储存区(13)与焚烧系统(2)相连;
所述焚烧系统(2)包括依次相连的焚烧回转窑(21)、二燃室(22)、余热锅炉(23)、布袋除尘器(24)、洗涤塔(25)及烟囱(26),所述预处理冲洗区(11)的冲洗水排出端、分析鉴别区(12)的实验废水排出端及危险废物储存区(13)均与所述焚烧回转窑(21)的进料端相连;
所述干化系统(3)包括依次相连的炉渣过渡储存装置(31)、水封冷却降温除尘装置(32)、除渣机(33)、干化回转窑(34)、切碎机(35)及干燥清洁装置(36),所述焚烧回转窑(21)的出渣端与所述炉渣过渡储存装置(31)连接,所述干化回转窑(34)的废气排出口连接所述二燃室(22),所述余热锅炉(23)的蒸汽出口连接所述干化回转窑(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湿式出渣干化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回转窑(34)包括窑体(341)、安装于窑体(341)中的滚筒螺旋输送装置及包裹于窑体(341)外周的蒸汽夹套(342),所述蒸汽夹套(342)的蒸汽入口与所述余热锅炉(23)的蒸汽出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湿式出渣干化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螺旋输送装置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窑体(341)中的滚筒(343)、安装于所述滚筒(343)外周的螺旋输送叶片(344),所述滚筒(343)的两端分别具有锥形导入端(345)及锥形导出端(34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湿式出渣干化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343)为空心结构,所述锥形导入端(345)安装有通入滚筒内腔的蒸汽导入管(347),所述锥形导出端(346)安装有通入滚筒内腔的冷凝水导出管(34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湿式出渣干化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从锥形导入端(345)至锥形导出端(346),所述滚筒(343)上的螺旋输送叶片(344)之间的叶片节距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湿式出渣干化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343)的内腔从锥形导入端(345)至锥形导出端(346),其内径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浩长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浩长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70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的臭气处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垃圾焚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