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中央热水工程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7020.0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1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管立伟;卢宇;汪昕隆;许万彬;王梓行;江思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S20/40 | 分类号: | F24S20/40;F24S50/40;F24S50/8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丘鸿超 |
地址: | 350117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中央 热水 工程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利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太阳能为主的多模式太阳能中央热水工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中央热水工程控制系统承担了运行现场的监测和控制任务,它的功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热水系统的运行性能。现有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系统或中央太阳能中央热水工程控制系统大多采用定制方案,即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设计不同的控制策略。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4421402 U)提出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系统,对储水箱水位、水温等进行检测和显示,具有防漏电、防干烧等功能。发明专利(申请公告号CN 105258356 U)提出一种智能太阳能热水系统,系统包括循环水箱和补给水箱,能够依据传感器信息,自动控制水箱的水位。分析以上研究可知现有控制系统设计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由于每个工程的控制策略都不尽相同,无法确保每个控制器的质量,系统扩展性差,而且控制水平良莠不齐,节能效率不高,故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设置及太阳能中央热水工程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中央热水工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部分和控制器;所述装置部分包括:太阳能集热模块、水箱、多个电磁阀、多个水泵、多根水管和辅助加热设备;所述太阳能集热模块与水箱通过设有电磁阀和水泵的水管A连接;所述辅助加热设备与水箱通过设有电磁阀和水泵的水管B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模块和水箱分别设置有设有水泵的冷水进水水管C;所述控制器包括:微控制单元(MCU)、供电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运算和处理模块、存储模块、控制输出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与装置部分通过传感器连接;所述传感器将获取到的信号传送到MCU,经运算和处理模块处理后通过控制输出模块和通信模块发出指令对所述装置部分中的多个电磁阀和水泵分别进行控制。
优选地,所述辅助加热设备包括主辅助加热设备和次辅助加热设备;所述太阳能集热模块与水箱之间还设置有设有水泵的温差循环水管D;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带水泵的用户供水水管E和带电磁阀的用户回水水管F。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集热模块包括若干并联的太阳能集热板;每一个所述太阳能集热板上都设有水管、带水泵的冷水进水水管和带水泵的水管;所述水管A包括所有的水管及其合并形成的主管道;所述水管D包括所有的水管及其合并形成的主管道。
优选地,所述水箱包括产热水箱和供热水箱;所述太阳能集热模块可通过水管A连接产热水箱或供热水箱;所述太阳能集热模块可通过水管D连接产热水箱或供热水箱;所述产热水箱和供热水箱之间设置有设有水泵的供热补水水管G和设有水泵的产供循环水管H;所述主辅助加热设备可连接至产热水箱或供热水箱;所述次辅助加热设备可连接至产热水箱或供热水箱。
优选地,所述主辅助加热设备为空气源热泵或者燃油炉;所述次辅助加热设备为电热装置。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太阳能辐照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存储模块包括EPPROM存储器和FLASH存储器;所述EPPROM存储器用于储存当前配置数据;所述当前配置数据包括设备参数和控制参数;所述FLASH存储器用于储存默认配置数据、备份配置数据、历史数据、安装记录和报警记录;所述设备参数和控制参数用于运算和处理模块的运算处理。
优选地,所述EPPROM存储器存储当前配置数据的过程包括写入特殊标志;如检测到所述EPPROM存储器工作异常或缺少特殊标志的情况,所述FLASH存储器中的默认配置数据或备份配置数据写入EPPROM存储器中,作为当前配置数据。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势在于:结构简单、功能丰富、扩展性强、抗故障能力强、节能效率高,且可以根据建筑物结构和用户需求,配置系统主要部件和安装方式,可灵活地实现太阳能中央热水工程与建筑一体化设计,达到降低影响原建筑外观和施工难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组件及连接示意图;
图中:11-水管;12-水管;13-水管;21-水管;22-水管;23-水管;24-水管 ;31-水管;32-水管;33-水管;41-主辅助加热设备;42-次辅助加热设备A;43-次辅助加热设备B;51-用户供水水管E;52-用户回水水管F;61-供热补水水管G;62-产供循环水管H;71-太阳能集热板A;72-太阳能集热板B;73-太阳能集热板C;。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7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景区用观光车用室外座椅
- 下一篇: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