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脂循环利用的改性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6675.6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9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袁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园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L55/02;C08K5/54;C08K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颗粒 送入 滚揉 低温处理 改性技术 冷风干燥 树脂循环 烘干 树脂颗粒表面 真空滚揉机 废旧树脂 废旧塑料 烘干处理 烘干设备 挤出造粒 冷风烘干 树脂改性 杂质分离 抽真空 低温环 活化剂 挤出机 颗粒状 振动筛 质量比 耐寒 放入 沥干 喷淋 | ||
一种树脂循环利用的改性技术,步骤如下,(1)收集废旧树脂,放入振动筛上将大的杂质分离掉,然后再将废旧塑料粉碎成颗粒状,送入冷风烘干设备,在温度50‑55℃下冷风干燥30‑35分钟;(2)将冷风干燥后的树脂颗粒送入真空滚揉机进行滚揉处理,滚揉时每隔5‑8分钟抽真空一次,每次抽完真空后滚揉5‑10分钟,然后排真空,如此循环2‑4次;(3)将喷淋后的树脂颗粒沥干水分,送入烘干设备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控制在55‑60℃,至树脂颗粒表面无水分即可;(4)将烘干后的树脂颗粒送入低温环设备中进行低温处理,温度控制在零下15℃左右,低温处理20分钟;(5)将耐寒处理后的树脂颗粒与活化剂按质量比1∶0.05‑0.1的比例混合,送入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完成树脂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脂循环利用的改性技术。
背景技术
自1930年现代树脂工业形成以来,经过80多年的飞速发展,树脂工业已经成为轻工业的中流砥柱。在树脂产品的广泛应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树脂污染,对全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对废树脂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填埋处理和焚烧处理,然而填埋处理由于其占用空间较大,增加了土地资源压力,同时由于废塑难于降解,严重的妨碍了水的渗透和地下水流通,其次废塑中的添加剂还会对土地造成二次污染。焚烧处理由于燃烧产生的CO、多环芳香烃化合物以及重金属会随着烟尘和焚烧残渣一起排放而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开始出现利用树脂再生机械对废旧树脂进行再生改性,才真正意识上实现了资源循环。
对于循环利用这些废弃树脂,需要对其进行破碎、清洗、分离杂质等,传统的回收工艺及回收设备技术含量不高,回收成本大,回收所附加的性价比并不理想。制备的再生树脂品质不高,只能用于部分低端产品使用。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环境中使用,如低温环境、高压环境下,普通的再生料无法满足高强度的工作环境,耐低温性能差,容易脆裂。并且还具有抗冲击强度较低、弹性和抗应力开裂性能较差的缺陷,给树脂再生行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制备简单的一种树脂循环利用的改性技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树脂循环利用的改性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1)收集废旧树脂,放入振动筛上将大的杂质分离掉,然后再将废旧塑料粉碎成颗粒状,送入冷风烘干设备,在温度50-55℃下冷风干燥30-35分钟,使树脂颗粒表面干燥,便于后续清理;
(2)将冷风干燥后的树脂颗粒送入真空滚揉机进行滚揉处理,滚揉时每隔5-8分钟抽真空一次,每次抽完真空后滚揉5-10分钟,然后排真空,如此循环2-4次,使得树脂颗粒在滚揉过程中能够达到呼吸按摩的效果,提高表面活性,使表面的杂质开始分解;
(3)将滚揉后的树脂颗粒取出,用纯净水进行喷淋清洗,连续喷淋4-5分钟即可,由于经过了滚揉处理,树脂颗粒表面的杂物及油渍很容易充洗掉,冲洗水经沉淀处理后可循环使用;
(4)将喷淋后的树脂颗粒沥干水分,送入烘干设备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控制在55-60℃,至树脂颗粒表面无水分即可;
(5)将烘干后的树脂颗粒送入低温环设备中进行低温处理,温度控制在零下15℃左右,低温处理20分钟;低温处理的优点在于提高再生树脂的耐低温性能;
(6)将低温处理后的树脂颗粒进行粉碎,过80目筛,再将粉碎的树脂颗粒送入冷冻设备,在零下25℃环境下冷冻40分钟,进行耐寒处理;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基体的分散效果,而且在反应挤出过程中在活化剂的作用下与ABS发生反应,起到扩链的作用,改善废旧树脂制品的力学性能。
(7)将耐寒处理后的树脂颗粒与活化剂按质量比1∶0.05-0.1的比例混合,送入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完成树脂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园,未经袁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66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