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透浓雾的混合光车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5187.3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0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梁万国;冯新凯;缪龙;邹小林;陈怀熹;李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S41/16;F21V23/00;F21Y113/17;F21W102/13;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35001 | 代理人: | 刘广合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透 浓雾 混合 车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透浓雾的混合光车灯。
背景技术
雾天行车时,普通的LED车灯根本无法穿透浓雾,能见度低,给行驶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激光是一种新型光源,具有单色性好、相干性好、方向性好等优点。最新的实验表明绿色激光具有很强的烟雾穿透能力,能够用作雾雪天气中的可视光源。人眼对绿色激光很敏感,当眼睛直视大功率绿色激光时,会引起眩晕,如果只使用绿色激光作为车灯就会对行人及对面车辆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针对绿色激光作为车灯需要进行改进,以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浓雾穿透效果好,安全性能好的穿透浓雾的混合光车灯,解决现有车灯仅采用普通LED灯根本无法穿透浓雾、能见度低,仅采用绿色激光器容易引起人眼眩晕,对行人及对面车辆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穿透浓雾的混合光车灯,包括电源管理模块、绿色激光模块及白色LED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绿色激光模块、白色LED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绿色激光恒流源驱动电路、绿色激光温控电路和白色LED驱动电路;所述绿色激光模块包括绿色激光器、温度传感器、TEC制冷片和扩束透镜; 所述绿色激光恒流源驱动电路与绿色激光器电连接,绿色激光温控电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TEC制冷片电连接;所述扩束透镜布置于绿色激光器的光源输出方向;所述白色LED模块包括白色LED灯和反光碗;所述反光碗布置于白色LED灯光线出射方向。
其中,所述绿色激光器为全固态激光器,至少由808nm半导体激光器、钒酸钇、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组成或至少由808nm半导体激光器、钒酸钇、三硼酸锂晶体组成。
其中,所述绿色激光器为绿色半导体激光器。
其中,所述绿色激光器温控电路为运放构成的模拟PID电路;或MCU控制的数字PID电路。
其中,所述绿色激光恒流源驱动电路为模拟IC构成的dcdc电路或MCU控制的数字dcdc电路。
其中,所述白色LED驱动电路由模拟IC构成的dcdc电路;或为MCU控制的数字dcdc电路。
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电阻式温度传感器或热电偶式传感器。
其中,所述扩束透镜为单透镜或透镜组。
其中,还包括导热外壳,所述导热外壳容置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绿色激光模块及白色LED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穿透浓雾的混合光车灯,混合光车灯采用绿色激光和白色LED灯组成,绿色激光具有很强的烟雾穿透能力,其具有单色性好、相干性好、方向性好,能够用作雾雪天气中的可视光源,且人眼对绿色激光很敏感。绿色激光器效率高,发热小,稳定度高,能够穿透雾雪,提高了车辆在雾雪天气的行驶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穿透浓雾的混合光车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源管理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绿色激光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白色LED模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电源管理模块-1,绿色激光模块-2,白色LED模块-3,导热外壳-4,绿色激光恒流源驱动电路-5,绿色激光温控电路-6,白色LED驱动电路-7,绿色激光器-8,温度传感器-9,TEC制冷片-10,扩束透镜-11,白色LED灯-12,反光碗-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51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