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出连续油管用作速度管柱排水采气的快速判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064635.8 | 申请日: | 2017-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9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赵彬彬;陆红军;白晓弘;刘双全;汪雄雄;杨丹丹;李丽;樊莲莲;卫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油管 用作 速度 管柱 排水 快速 判定 方法 | ||
1.一种起出连续油管用作速度管柱排水采气的快速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连续油管抗拉强度和最大可下深度,反算起出的连续油管需要同时满足抗拉强度和最大可下深度的最小壁厚t1;
令起出的连续油管最大可下深度等于起出的连续油管拟下入井的设计连续油管下深;
连续油管抗拉强度通过下式计算:
Pj=Yp[π(D2-d12)/4] (1)
连续油管最大可下深度通过下式计算:
其中:
q1=gk(D-t1)t1 (3)
式中:Pj为最小抗拉强度,MPa;YP为最小名义屈服强度,MPa;D为管体名义外径,mm;d1为连续油管最大可下深度管体内径,mm;H1为最大可下深度,m;m为安全系数;q1为单位连续油管最大可下深度管体长度的重量,N/m;t1为满足抗拉强度和最大可下深度时连续油管的壁厚,mm;g为重力加速度;k为常数;
2)利用连续油管轴向拉应力下抗挤毁强度校核,反算起出的连续油管满足抗挤毁时的最小壁厚t2;
3)利用壁厚检测仪测试现场起出连续油管的管壁厚实测值,并将管壁厚实测值与步骤1)和步骤2)计算出的两个最小壁厚中的较大者相比较,若管壁厚实测值大于步骤1)和步骤2)计算值,则起出连续油管能够重复用作速度管柱排水采气;反之,不可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出连续油管用作速度管柱排水采气的快速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连续油管轴向拉应力下抗挤毁强度通过下式计算:
式中:YPa为轴向应力下的当量屈服强度,kPa;FA为轴向应力,kPa;YP为最小名义屈服强度,kPa;
其中:
G=H1q2 (7)
q2=gk(D-t2)t2 (8)
式中:G为管体自重,N;SA为连续油管横截面积,m2;D为管体名义外径,mm;d2为连续油管满足抗挤毁时管体内径,mm;H1为下入深度,m;q2为连续油管满足抗挤毁时油管单位长度的重量,N/m;t2为连续油管满足抗挤毁时所需的最小壁厚,mm;g为重力加速度;k为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出连续油管用作速度管柱排水采气的快速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连续油管轴向拉应力下抗挤毁强度为连续油管抗作业机注入头对连续油管的夹持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出连续油管用作速度管柱排水采气的快速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抗挤毁强度通过下式计算:
Ypa=N/1000S (9)
N=5G (10)
S=DH (11)
式中:Ypa为起出连续油管的抗挤毁强度;N为注入头夹持力,N;S为注入头夹持块与连续油管接触面积,m2;G——管体自重,N;D——管体名义外径,mm;H为注入头夹持块与连续油管接触高度,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46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组及电池成组辅助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气井试气作业一体化综合完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