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电池背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3849.3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9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马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风华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H01L31/049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071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背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背膜通常采用复合方法或者辊涂方法制备得到。复合方法是通过粘合剂,将预先成型的高分子薄膜与基膜进行粘结。当采用复合方法制备太阳能电池背膜时,需要用吹塑的方式提前制备出高分子薄膜,而且在吹塑制备高分子薄膜材料过程中,需要用含氟官能团对高分子薄膜进一步改进,使氟化合物定向排布于空气面,但是目前国内尚不具备吹塑改性的技术,采用复合方法制备太阳能电池背膜时用到的高分子薄膜通常是从国外进口,例如从美国杜邦、法国阿科玛等公司进口,制备成本较高。
辊涂方法是将高粘度的氟碳树脂以辊涂的方式涂覆在基膜表面,再用刮涂刀对涂覆后的半成品进行刮涂,最终制备得到太阳能电池背膜。辊涂方法的核心技术是高粘度的氟碳树脂的制备,这种高粘度的氟碳树脂,需要在制备过程中仅使用很少溶剂稀释催化剂,甚至在无溶剂型的本体聚合反应中完成,合成难度较大。目前,太阳能电池背膜中使用的高粘度氟碳树脂被日本大金(Daikin)公司垄断,使用辊涂方法制备太阳能电池背膜时,只能从日本大金(Daikin)公司进口,制备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背膜的制备方法,原料树脂无需改性,成本较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背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基膜依次进行电晕、浸涂和加热处理,得到太阳能电池背膜;
以质量份计,所述浸涂用的浸涂液包括树脂100份、固化剂10~20份、填料50~60份和溶剂60~80份;所述树脂不经过改性处理。
优选的,所述浸涂的速度为0.5~1m/min;所述浸涂的时间为20~60s。
优选的,所述树脂包括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和氟碳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固化剂包括三乙醇胺、六亚甲基四胺、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和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填料包括金红石型钛白粉、立德粉、超细氧化铝、云母氧化铁灰、炭黑、白炭黑和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二甲苯或乙醇。
优选的,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10~20min,所述加热处理的温度为100~150℃。
优选的,所述电晕处理的电压为6~9KV,所述电晕处理的时间为0.5~2s。
优选的,顺次重复进行所述浸涂和加热处理,所述浸涂和加热处理的次数为3~4次。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太阳能电池背膜,所述太阳能电池背膜的剥离强度为104~105N/cm;所述太阳能电池背膜的涂层附着力达到0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背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基膜依次进行电晕、浸涂和加热处理。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电池背膜的制备方法,无需对树脂进行改性,即可制备得到太阳能电池背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含氟树脂进行吹塑改性或者制备高粘度氟碳树脂的难题,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将基膜依次进行电晕、浸涂和加热处理。基膜经过电晕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基膜表面张力,在浸涂处理过程中,浸涂液能够在电晕处理后的基膜表面充分铺展,提高浸涂液与基膜之间的粘结力,达到使树脂不易从基膜表面脱落的效果;浸涂液在树脂的质量浓度为38%~45%的低浓度下,利用浸涂液中溶剂与树脂自身表面张力低的特性,在浸涂液与空气的界面形成接触时,通过树脂自流平特性,使浸涂液在基膜表面完成浸涂涂覆;在加热处理中,电晕处理后的基膜与浸涂液中的环氧基官能团、羟基官能团、羰基官能团或羧基官能团发生对撞反应生成氢键,使浸涂液与基膜较好地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制备得到太阳能电池背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背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基膜依次进行电晕、浸涂和加热处理,得到太阳能电池背膜。
在本发明中,所述基膜优选包括PET基膜。本发明对所述PET基膜的来源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用作太阳能电池背膜的PET基膜市售商品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风华应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保定风华应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38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