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注分采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3290.4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5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成;陈新宇;范佳乐;李清清;卢光夫;丘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14 | 分类号: | E21B43/14;E21B43/2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注分采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石油工程领域中用于模拟多层非均质油藏合注分采驱替实验的物理模型。
背景技术
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物性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水驱开发效果的好坏,研究不同储层的水驱规律对指导油田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实验室在进行合注分采驱替实验时,均利用三通阀门连接多条长管线后,再接到人造浇筑岩芯上,多条管线连接导致注水过程渗流阻力增大,与实际注水过程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实验过程操作繁琐,同时管线老化容易造成流体泄露,密闭性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注分采模型,利用该种装置可在实验室中实现模拟多层非均质油藏合注分采实验,实验模型极大程度上接近油田生产实际,解决实验室中合注分采实验不完善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合注分采模型,包括分流缸和人造浇筑岩芯,其独特之处在于:所述模型还包括若干螺纹接头、若干锁紧螺母、若干堵头、若干球阀以及岩芯托架;
其中,所述分流缸为不锈钢材质的空心圆柱钢筒,两端分别由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通过螺纹密封;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上分别设置两个卡槽便于旋拧;分流缸壁的一侧设置三个第二螺纹通孔,第一螺纹接头与分流缸通过螺纹相连接,第一锁紧螺母将第一螺纹接头作进一步固定,第一端盖中心设置第一螺纹通孔,用于固定球阀;分流缸下部为缸体支架;
所述人造浇筑岩芯由环氧树脂与石英砂胶结形成,岩芯两端放置两个垫块,将人造浇筑岩芯与两个垫块用环氧树脂共同浇筑形成复合人造浇筑岩芯,垫块中间设置第三螺纹通孔,垫块分别与球阀和堵头通过螺纹相连接;
堵头的前端设置螺纹,堵头与复合人造浇筑岩芯通过螺纹相连接,堵头的另一端嵌入第一螺纹接头内;堵头与第一螺纹接头通过第二锁紧螺母相连接;
所述岩芯托架由托板、立板、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组成,托板与立板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给出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实验室在进行合注分采实验研究中,由于多条管线连接导致注水过程渗流阻力增大,与实际注水过程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实验过程操作繁琐,管线老化容易造成泄露,密闭性差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合注分采模型示意图。
图2是一种合注分采模型剖面图。
图3是螺纹接头与堵头连接剖面图。
图4是岩芯托架剖面图。
图5是分流缸模型示意图
图中1-分流缸,2-缸体支架,3-第一端盖,4-第二端盖,5-紧固螺栓, 6-托板,7-立板,8-球阀,9-垫块,10-人造浇筑岩芯,11-第一螺纹通孔,12-卡槽,13-第一锁紧螺母,14-螺纹接头,15-第二锁紧螺母,16-堵头,17-第三螺纹通孔,18-紧固螺母,19-第二螺纹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至图4所示,该种合注分采模型,主要由分流缸,螺纹接头,第一锁紧螺母,第二锁紧螺母,堵头,人造浇筑岩芯,岩芯托架以及球阀组成。其独特之处在于:
所述分流缸1为不锈钢材质的空心圆柱钢筒,两端分别由第一端盖3和第二端盖4通过螺纹密封,第一端盖3和第二端上4分别设置两个卡槽12便于旋拧。分流缸壁的一侧设置三个第二螺纹通孔19,第一螺纹接头14与分流缸1通过螺纹相连接,第一锁紧螺母13将第一螺纹接头14作进一步固定,第一端盖3中心设置第一螺纹通孔11,用于固定球阀8,分流缸下部为缸体支架2。
所述堵头16的前端设置螺纹,堵头16与人造浇筑岩芯10通过螺纹相连接,堵头16的另一端嵌入第一螺纹接头14内,;堵头16与第一螺纹接头14通过第二锁紧螺母15相连接。
所述岩芯托架由托板6,立板7,紧固螺栓5,紧固螺母18组成,托板6与立板7通过紧固螺栓5相连接。
所述人造浇筑岩芯10由环氧树脂与石英砂胶结形成,岩芯两端放置两个垫块9,将岩芯与两个垫块用环氧树脂共同浇筑形成人造浇筑岩芯10,垫块9中间设置第三螺纹通孔17,垫块分别与球阀8和堵头16通过螺纹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32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走式双排丛式井抽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字化油田注水过程的定量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