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2523.9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5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岛田匡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张谟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具有电池单元和收纳电池单元的电池壳体,并构成为搭载于车辆,电池壳体包括侧方框架和上方框架。上方框架包括覆盖电池单元的上表面的上表面部、和从上表面部的端部向下方延伸的下垂部。侧方框架包括:侧面部,其覆盖电池单元的侧面;中间部,其以进入上表面部的下侧的方式从侧面部的上端向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延伸并与所述上表面部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以及接触部,其从中间部的端部向上方延伸并与上表面部接触。在下垂部包括一个以上能够出入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的上表面部与中间部之间的空间的出入开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电池单元和收纳所述电池单元的电池壳体、并搭载于车辆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车辆、例如混合动力车辆和/或电动汽车,搭载有对行驶用马达供给电力的电池包。该电池包将通过组合多个单电池、电压传感器等并进行单元化而得到的电池单元收纳于电池壳体而构成。电池包在车外被组装之后,被向车辆的指定部位输送并进行搭载。在此,若在电池包没有把持部和/或把手,则在电池包的输送时只能将所述电池包从底侧抬起,输送性差。
发明内容
在日本特开2014-013661中,公开了在电池包的壳体的侧面设置向外侧突出的把手的技术。作业人员把持所述把手来输送所述壳体。然而,在日本特开2014-013661所公开那样的、设置了从壳体的侧面向外侧突出的把手的情况下,电池包整体的体积会增加。在车辆中,搭载空间有限,因此车载的电池包的体积增加成为大问题。
另外,日本特开2014-013661所公开的把手,只不过在作业人员人力输送作为电池包来组装之前的壳体单体时才会用到。换言之,在相关技术中,没有考虑到在电池包设置用于将组装了的电池包整体抬起并输送的把持部。结果,在相关技术的电池包中,输送性差。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既容易输送又抑制了体积增加的电池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电池包具有电池单元和收纳所述电池单元的电池壳体,并构成为搭载于车辆。所述电池壳体包括侧方框架和上方框架。所述侧方框架和所述上方框架互相分割开地准备并互相接合。所述上方框架包括覆盖所述电池单元的上表面的上表面部、和从所述上表面部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向下方延伸的下垂部。所述侧方框架包括:侧面部,其覆盖所述电池单元的侧面;中间部,其以进入所述上表面部的下侧的方式从所述侧面部的上端向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延伸并与所述上表面部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以及接触部,其从所述中间部的端部向上方延伸并与所述上表面部接触。在所述下垂部,包括一个以上能够出入在所述上下方向上相对的所述上表面部与所述中间部之间的空间的出入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上方框架的下垂部包括出入开口,从而能够将手指和/或输送装置的一部分卡挂于上表面部从而对电池包进行悬挂保持,能够提高电池包的输送性。另外,只是在下垂部包括出入开口,没有为了电池包的悬挂保持而设置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突出的专用部件,因此能够抑制电池包的体积的增加。而且,侧方框架的接触部与上方框架的上表面部接触,因此即使在上方框架形成出入开口,也可防止异物和/或水侵入电池包的内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出入开口是将从所述下垂部的下端到所述上表面部的中途为止切出缺口而得到的缺口部。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出入开口延伸到上表面部的中途为止,从而输送装置的保持爪与上方框架的接触面积增加,能够更稳定地输送电池包。
另外,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上方框架具有从所述上表面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向下方延伸且互相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一对下垂部,所述侧方框架配置于所述电池单元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也可以是,在各下垂部包括二个所述出入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电池包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各包括二个出入开口、总计包括四个出入开口,从而能够将保持位置分散,能够更稳定地输送电池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25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再充电电池模块及可再充电电池包
- 下一篇:电池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