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磨香油加工用立式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1863.X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6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东宇顺油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D9/04 | 分类号: | A23D9/04;A23D9/007;C11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朱丽丽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油 工用 立式 散热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小磨香油加工用立式散热装置的具体结构,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分段式散热的方式,在芝麻经由的不同路径之处,采用不同的散热方式,使得芝麻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时,经过不同方式叠加的散热,能够达到十分良好的散热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既能够保证装置本身对芝麻的冷却效果,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芝麻外皮损伤。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小磨香油加工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小磨香油加工用立式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小磨香油是以炒熟的芝麻为原料,经过选料、清洗、炒籽、磨浆、搅拌、振荡、沉淀、撇油等多道生产工艺,才能生产出纯正优质的香油。
小磨香油比普通香油具有更浓郁的醇香,其风味来自独有的石磨工艺,是普通香油所不具备的。其保持了400多年的绿色物理加工制作工艺,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芝麻营养的最大化,而且口味醇香,更易在烹饪中保持食物的色、香、味。小磨香油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不但能促进人们的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矿物质等,可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对软化血管和保持血管弹性均有较好的效果,还有润肤、祛斑、疏经活血、预防脱发和过早出现白发的功效,因此最有益于中老年人延缓衰老。
为了满足人们对小磨香油的需要,目前,小磨香油的生产加工已渐渐地由手工作坊式加工转入到大规模生产加工,在进行大规模生产加工,就必须对炒熟的芝麻进行快速冷却后磨浆,目前,加工厂家在对炒熟的芝麻进行冷却时,还在使用自然冷却法配合手工搅拌来进行冷却,这种冷却方法效率低,耗时长,一定程序上限制了小磨香油的生产加工的效率与产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ZL2013100108327公开有一种小磨香油加工用立式散热装置,包括一内置有搅拌器的立式旋转冷却器,所述立式旋转冷却器的上部设有引入冷却风的风道,中部设有进料口,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下方设有集料槽。虽然本技术方案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但是,在实际的适应中,搅拌器很容易对芝麻外皮造成损伤,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既能够保证装置本身对芝麻的冷却效果,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芝麻外皮损伤的小磨香油加工用立式散热装置。
第一方面,一种小磨香油加工用立式散热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顶部设有向下倾斜设置的进料管道且其底部设有竖直方向的出料管道,所述装置本体的正下方设有用于承接所述出料管道的集料装置;所述装置本体内设有用于引导芝麻走向的引径管道和冷却组件;所述引径管道包括:与所述进料管道末端相承接的第一弯管,与所述出料管道进端相承接的第二弯管以及将所述第一弯管与所述第二弯管连接起来的中承管路,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弯曲角度均小于度且二者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弯曲方向相反;所述中承管路由柔性材料制成且其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冷却组件包括:两套散射组件和一套扫动组件;所述散射组件包括:与第一气泵相连的进气管路和安装在所述进气管路远离第一气泵一端的散射部;所述散射部为扇形结构且其外部弧度与所述第一弯管的内弯壁角度相同,所述散射部的端头设有若干径射管,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上均设有与所述径射管相配接的通孔,所述径射管能分别进入所述第一弯管、第二弯管内,所述径射管进入第一弯管、第二弯管的端部上设有防护网且所述防护网远离散射部的一端跨接有一挂接柱,所述挂接柱上套接有一随动部且所述随动部包括:与所述挂接柱套接的承接辊和与所述承接辊一体设计的随动片;两套所述散射组件分别倾斜地安装在所述装置本体上且二者中的散射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相配接;所述扫动组件包括:环套在所述中承管路的扰动环、通过锁链挂接在所述扰动环下的随动环、与所述扰动环一侧固接的传动杆和与所述传动杆相配接的气缸,所述传动杆贯穿所述装置本体且所述气缸固接在所述装置本体的外壁上;所述随动环内部中空且其靠近中承管路的内壁设有环形阵列排布的扰动齿,所述扰动齿为中空软质结构且与所述随动环内部相连通,所述随动环的一端通过软管与第二气泵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东宇顺油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东宇顺油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18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空调环境温度判断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建筑材料制造用的膨润土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