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科多功能床垫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1658.3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4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严林香;羊婧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林香 |
主分类号: | A47C31/12 | 分类号: | A47C31/12;A47C27/14;A47C20/02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多功能 床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床垫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骨科多功能床垫。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提供的下肢抬高垫是一个平面的垫子,使用时直接放置在病人的脚后跟下叠高通过牵引针固定,但病人想要侧身时长长的骨牵引针容易抵住床垫,导致患者患肢疼痛和牵引针的移位,并且由于长期卧床及牵引重物的作用,患肢足后跟容易产生压疮,观察时需要将脚抬起,人下蹲侧头,十分麻烦。脊柱病人发生脑脊液漏时,需要医护人员另找支撑物垫高床尾的床脚(或床轮),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科多功能床垫,其在进行跟骨牵引时通过凹口能更加方便患者脚跟固定,牵引针设在凹口内不易抵住床垫,通过镜子更容易方便观察患者脚后跟。脑脊液漏病人需要头低足高位,只要撤去上身床垫的一块三角形垫,同时摇高床尾,简单而安全地改变了病人体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骨科多功能床垫,包括下肢床垫、以及与下肢床垫相连接的上肢床垫,下肢床垫包括下肢承载床垫、以及设在下肢承载床垫上的填充垫,下肢承载床垫的上表面设有凹槽,凹槽向外延伸至下肢承载床垫的端面,凹槽的外端部上设有一外开口,外开口的宽度大于凹槽的两侧壁之间距离,填充垫嵌入到凹槽内,凹槽底面的外端部上设有一下凹的凹口。凹口的两侧壁夹持住脚后跟保持脚掌竖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凹口的底面上设有镜子,镜子上设有可抽出的脚跟垫,脚跟垫的上表面与凹槽的底面存在距离。镜子方便观察脚后跟。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镜子由不锈钢镜面板制成具有长寿命,脚跟垫由纳米硅胶材料制成具有长寿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凹槽的两侧壁之间距离为20㎝。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外开口的宽度为30㎝,能适合牵引针放置,凹口的宽度为8㎝,凹口的两侧壁夹持住脚后跟使脚掌保持竖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上肢床垫包括上身床垫、臀部床垫,上身床垫包括第一三角床垫、第二三角床垫,第一三角床垫与第二三角床垫通过魔术贴相连接形成长方体,第二三角床垫一体连接有长方体的臀部床垫。患者发生脑脊液漏时,将第一三角床垫可拿掉,辅以摇高床尾,能妥善地将病人安置成头低足高位,增加了床垫的适用范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的骨科多功能床垫,其通过将传统的一体式床垫进行拆分,分成下肢承载床垫、填充垫、上身床垫、臀部床垫,下肢承载床垫上的凹槽用于搁置小腿,凹槽端部上的凹口用于固定脚后跟,牵引针设置在外开口上,通过这种固定方式更加方便、更具实用性,牵引针设置在外开口上也不易发生抵住床垫的情况,治疗效果更佳,凹口上的镜子更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观察和判断;上身床垫由两块三角床垫拼接而成增加了床垫的功能,运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骨科多功能床垫,包括下肢床垫、以及与下肢床垫相连接的上肢床垫,下肢床垫包括下肢承载床垫1、以及设在下肢承载床垫上的填充垫2,上肢床垫包括上身床垫3、臀部床垫4;
上身床垫包括第一三角床垫30、第二三角床垫31,第一三角床垫与第二三角床垫通过魔术贴相连接形成可拆卸的长方体,第二三角床垫一体连接有长方体的臀部床垫,正常情况下,床垫拼接成完整的一块用于铺垫在床架上,床垫整体由柔软材料制成,患者趟在床垫上具有良好的舒适度,能很好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恢复;
当患者出现脑脊液漏时,患者平躺在床垫上,将上身床垫的第一三角床垫拿掉,让患者的头部枕在第二三角床垫上,使得头部高度低于下肢高度,通过控制床架将下肢床垫升高,使得患者成头低腿高姿势,方便进行治疗;
下肢承载床垫的上表面设有凹槽10,凹槽向外延伸至下肢承载床垫的端面,凹槽分为左右两条,能适用于左下肢或右下肢需要牵引的患者,凹槽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d1为15-20厘米,针对不同年龄、体型的患者使用不同规则,一凹槽的外端部上设有一外开口11,外开口的距离d2为30厘米,外开口的距离大于凹槽的两侧壁之间距离,在进行跟骨牵引时,外开口处会设置有骨牵引针,骨牵引针的长度通常为25厘米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林香,未经严林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16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安全型实木床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可收缩的儿童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