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牵引式高速列车碰撞试验台及其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1518.6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0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如;肖守讷;朱涛;阳光武;杨冰;肖世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G01M7/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牵引 高速 列车 碰撞 试验台 及其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牵引式高速列车碰撞试验台,属于轨道车辆碰撞试验领域.包括设在轨道前端的刚性墙和碰撞车体;轨道两侧设有四根立柱,两侧立柱的顶端设有前横梁和后横梁,前、后横梁的中部架设工字钢导轨,导轨两端分别设有前限位器和后限位器,导轨的中部上方设有张紧轮,前横梁设有从动轮;后横梁设有牵引机构,牵引电机输出轴与变速器相连,变速器与主动轮相连;牵引钢索的一端与牵引小车的前端固定,另一端绕过主动轮、张紧轮和从动轮,与牵引小车的后端固定,牵引小车底部设有电磁铁,刚性墙的顶部设有高速照相系统测量头,速度传感器位于轨道右侧,平行于轨道设有四个测速头,刚性墙设有测力传感器;碰撞车体顶部设有电磁铁吸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碰撞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车车辆碰撞事故是机车车辆安全运行中最严重的事故之一,然而,高速列车一旦发生碰撞事故,将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给旅客的而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破坏。各国都在专注于机车车辆被动安全防护,碰撞试验台则成为了研究机车车辆被动安全防护技术的重要手段和试验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专利申请号CN 102501875 A提出“一种阶跃式多级气体压缩吸能机车车辆抗撞”通过三级气缸与活塞挤压气体吸收能量,用于结构部件的吸能研究,未见用于车体弹射碰撞,中国专利申请号CN 102564778 A提出“一种囊式机车车辆推动碰撞实验系统”提出通过气缸与气囊结合,通过对气囊充压进行车体弹射,但这种气囊在高压环境下极不稳定、易老化,且高压下漏气问题一直存在,未能有效解决,中国专利号ZL201210065340.3提出了“机车车辆碰撞实验用气囊推动装置”以气囊作为储能载体,利用高压气体作用于使气囊碰撞作用于车体进行弹射,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这可靠性低、不易控制,在弹射过程中存在着压力减损现象,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噪音较大的缺陷,中国专利申号ZL201320724577.2提出“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碰撞试验台推动装置”利用气缸和空气弹簧弹射车体,在高压下工况下气囊和缸体结合处漏气越明显,且车体制动释放不能做到瞬间释放,对弹射无阻力。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研究设计一种为机车车辆能量吸收装置、机车司机室结构、客车端部关键部位发生的大变形、破坏形式等深入研究提供实验平台,为高速车辆载运工具新产品开发提供重要参考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牵引式高速列车碰撞试验台及其试验方法,它能有效地解决机车车辆高速碰撞场景还原以及获取相关碰撞参数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牵引式高速列车碰撞试验台及其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设在轨道前端的刚性墙和碰撞车体;轨道两侧的前、后分别设有四根立柱,两侧立柱的顶端设有前横梁和后横梁,前、后横梁的中部架设工字钢导轨,导轨两端分别设有前限位器和后限位器,导轨的中部上方设有张紧轮,前横梁设有从动轮;后横梁设有牵引机构,牵引电机输出轴与变速器相连,变速器与主动轮相连;牵引钢索的一端与牵引小车的前端固定,另一端绕过主动轮、张紧轮和从动轮,与牵引小车的后端固定,牵引小车底部设有电磁铁,刚性墙的顶部设有高速照相系统测量头的支撑板,速度传感器位于轨道右侧,平行于轨道设有四个测速头,刚性墙设有测力传感器;碰撞车体顶部设置有电磁铁吸座。
所述牵引小车内部设有内凸型导槽,导槽两侧设有滚轮。
所述速度测试系统中的速度传感器沿轨道依次设置四个,其中轨道中间二个,靠近测力墙设置二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15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