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丝素蛋白剥离制备二维纳米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0622.3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3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杨黄浩;韦晶晶;黄晓卫;张雪亮;白树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9 | 分类号: | C01B32/19;C01B2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纳米材料 制备 丝素蛋白 剥离 黑磷 制备方法工艺 生物相容性 剥离试剂 层状材料 复杂设备 绿色环保 分散性 规模化 结晶性 石墨烯 天然的 物理法 石墨 超声 少层 震荡 简易 赋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制备二维纳米材料的简易方法,使用天然的、含量丰富的丝素蛋白作为剥离试剂,对石墨或黑磷等层状材料进行超声(或震荡)剥离,实现少层结构的石墨烯或黑磷二维纳米材料的规模化制备,并同时赋予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分散性。由于本发明是物理法剥离,制备得到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完好的结晶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不需要复杂设备,且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以及生物医学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使用羧基化处理的丝素蛋白溶液作为剥离试剂,制备单层或少层结构的二维纳米材料,形成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背景技术
自2004年通过机械剥离首次发现石墨烯以来,二维纳米材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众所周知,二维纳米材料的性能与其厚度具有密切的关系。单层或少层结构的二维纳米材料呈现出独特的力学、光学、电学等特征,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到目前为止,除石墨烯以外,很多类石墨烯材料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如黑磷等。黑磷具有与石墨烯相类似的结构,表现出丰富的理化性质。近年来,单层或少层结构的石墨烯或黑磷二维纳米材料在药物递送、肿瘤诊断治疗、基因检测和生物传感等生物医学领域呈现出日益重要的应用价值。发展简便快速、性能可控、能够规模化生产的二维纳米材料制备新方法和新技术,是当前石墨烯或黑磷实用化需求中所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目前,二维纳米材料常用的制备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湿化学合成法、液相剥离法等。考虑到其规模化生产和丰富的多样性,液相剥离法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具有单层或少层结构的二维纳米材料。为了满足生物医学领域的要求,生物聚合物被用于二维纳米材料的水相剥离,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生物相容性,如牛血清蛋白、DNA、淀粉样蛋白等。但是,使用这些生物聚合物作为剥离试剂时,较长的制备周期限制了液相剥离法的优势。
丝素蛋白是来源于家蚕蚕丝的生物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宜的生物降解性等性能。特别是,作为亲水-疏水嵌段共聚物,丝素蛋白可以以无规结构和结晶结构(β-sheet)形式存在,赋予丝素蛋白材料完美的结构稳定性和独特的力学性能。因此,丝素蛋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如药物输送系统和组织工程支架。在上述研究背景下,丝素蛋白有望为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生物医学应用提供意想不到的机遇。本发明将丝素蛋白作为剥离试剂进行石墨烯或黑磷二维纳米材料的水溶液体系下的剥离制备,能够快速地制备单层或少层结构的石墨烯或黑磷二维纳米材料。在国内外有关方面的文献和专利中,还未有相关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发展简便快速、性能可控、能够规模化生产的石墨烯或黑磷二维纳米材料制备新方法和新技术,使用经过羧基化处理的丝素蛋白作为剥离试剂,对石墨或黑磷层状材料进行超声(或震荡)剥离,实现少层结构的石墨烯或黑磷二维纳米材料的规模化制备,并同时赋予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分散性。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生物聚合物剥离制备二维纳米材料的耗时长等方面的问题,成功快速地制备小于十层的石墨烯或黑磷二维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丝素蛋白剥离制备二维纳米材料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制备羧基化处理的丝素蛋白溶液,具体操作为:蚕丝经脱胶、溶解、透析、过滤,制备成质量浓度为0.1%~50%的丝素蛋白水溶液;将丝素蛋白水溶液与重氮盐反应,对丝素蛋白的酪氨酸残基进行羧基化修饰。然后与氯乙酸反应,对丝氨酸残基进行羧基化修饰。经透析,制备成质量浓度为0.1%~20%的羧基化处理的丝素蛋白溶液。
(2)制备二维纳米材料,将步骤(1)得到的羧基化处理的丝素蛋白溶液与石墨或黑磷层状材料相混合,经超声(或震荡)进行剥离后得到小于十层的二维纳米材料。具体操作为:将0.1~100g石墨或黑磷层状材料分散至0.1~1000ml羧基化处理的丝素蛋白溶液中,之后经超声(或震荡)1~5小时,得到小于十层的石墨烯或黑磷二维纳米材料,形成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分散性。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06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