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裂返排液直接回收再利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0279.2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8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范华波;李忠兴;慕立俊;赵振锋;李宪文;薛小佳;王成旺;吴江;李楷;郭钢;刘锦;张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68 | 分类号: | C09K8/6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裂返排液 直接 回收 再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裂返排液直接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沉降出砂:利用沉降罐除去压裂返排液中的支撑剂和机械杂质,然后倒罐储存;杀菌保存:向储液罐中添加杀菌剂,抑制细菌繁殖;絮凝屏蔽:配液前添加絮凝屏蔽剂,遮蔽金属高价离子;调节pH值:便于稠化剂在弱酸性条件下增粘;接着根据设计配方依次加入稠化剂、助排剂、粘土稳定剂等添加剂,循环5‑10min,形成基液,施工过程中加入交联剂形成冻胶,并楔形追加破胶剂,压裂完毕后关井放喷,压裂返排液回收,直接重复循环利用。该处理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油田大规模压裂带来的安全环保压力,节约水资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增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裂返排液直接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压裂作为油气藏的主要增产、增注措施已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压裂就是利用压力将地层压开形成裂缝,并用支撑剂将它支撑起来,以减小流体流动阻力的增产、增注措施。压裂的目的就是在地层中形成具有导流能力的裂缝,采用的压裂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压裂效果,同时对压裂液的粘度有一定要求,使其在压裂后能成为低粘度的流体,容易返排,以避免对地层中的油气层造成损坏。
水力压裂技术是低渗储层改造的关键技术,水力压裂需要消耗大量淡水,对当地水资源造成影响,而在水资源匮乏地区,这种影响尤为严重。目前国内环保要求显著提高,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长庆油田每年压裂现场有大量的压裂返排液,无害化处理成本高效率低。压裂用水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如果能使用压裂返排液配制压裂液,对于油田的绿色开发和降本增效意义重大。
现有的一种胍胶压裂返排液重复利用方法,采用添加杀菌剂、处理剂、稠化剂、黏土稳定剂和助排剂等直接配制压裂液,进行重复利用。但是该类方式压裂液仅考虑了重新配液的耐温问题,没有考虑压裂返排液容易受到细菌影响保存问题;压裂返排液破胶不彻底带来的返胶问题;配制的压裂液在施工过程中的携砂性能;重复多次使用的问题,以及配液用水中离子含量、有机物、无机物、杂质等含量变化成份对体系造成的影响,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裂返排液直接回收再利用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压裂返排液由于高价金属离子和pH值等影响,造成压裂返排液经重复配制后难以满足现场压裂施工要求。压裂返排液直接回收的压裂液性能稳定,不但具有良好的耐温能力,同时携砂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处理能力更加明显,重复利用率高。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压裂返排液直接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使用后的压裂返排液回收后,先经除砂罐沉降处理,转移至储液罐,转移过程中按照质量比加入0.08-1.0%的杀菌剂集中处理后,储存;2)在使用储存的压裂返排液前,按照絮凝剂与屏蔽剂1:2的比例先后加入0.04-0.08%的絮凝剂和0.08-0.16%的屏蔽剂,采用水泥车循环,接着加入0.2-0.3%的pH调节剂调节pH至4-6,再循环;
所述絮凝剂为葡萄糖、聚合氯化铝、白糖、聚合硫酸铁、聚天冬氨酸或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屏蔽剂为EDTA二钠、EDTA四钠、EDTA、氨基三乙酸、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氯酸钠、柠檬酸铵或有机多元膦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3)按照质量比依次加入0.2-0.4%的稠化剂、0.3-0.5%的助排剂和0.3-0.5%的粘土稳定剂,最后采用排量循环形成胍胶基液;
4)压裂施工时,加入质量比为0.3-0.6%交联剂形成胍胶冻胶以携带支撑剂,施工末期尾追0.02-0.04%破胶剂;压裂结束后,关井30min后放喷,压裂返排液重新配制压裂液,实现直接回收再利用;
经回收后的压裂返排液最高携砂浓度达750Kg/m3;最高可耐矿化度达9000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02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