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电弧放电磨削复合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060060.2 | 申请日: | 2017-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9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顾琳;朱颖谋;陈吉朋;赵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H5/04 | 分类号: | B23H5/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电弧 放电 磨削 复合 加工 方法 | ||
1.一种高速电弧放电磨削复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加工的工件(3)安装于机床工作台(5)上,工具电极(4)安装于机床的主轴上,所述的工具电极(4)的安装轴线与机床主轴的轴线重合;工作介质容器(6)中的工作介质通过工具电极(4)上的冲液入口进入工具电极,经过工具电极的内部通道经工具电极的侧壁及底部出口到达加工区域(7),实现加工中的电极内冲液,最终经机床工作台(5)回流至工作介质容器(6),形成工作介质回路;
2)将工件(3)和工具电极(4)分别连接加工电源(1)的两极,通电后工具电极(4)的侧面与工件(3)放电,产生等离子体(9)并蚀除工件材料,形成放电蚀坑(10)的表面,所述的工具电极(4)在机床主轴带动下进行旋转,同时沿工件(3)表面的垂直方向进给至指定深度,沿工件表面切线方向进给运动,所述的工具电极(4)的侧面始终与工件(3)的表面保持一定间隙以实施放电和形成放电加工区域(7),同时工具电极(4)的底面切入电弧放电加工后的工件表面一定深度,并通过工具电极(4)底面设置的电极磨削层(8)对工件表面进一步实施磨削加工;
3)根据待加工的工件(3)的形状和轮廓,所述的工具电极(4)在机床主轴带动下沿机床X、Y或Z轴运动,同时工作台(5)沿机床A轴或B轴转动实现工件(3)的运动,工具电极(4)和工件(3)的联动实现工具电极沿工件表面切向运动;在完成一层加工后,工具电极(4)沿轴向进给一个深度,开始新层加工,重复该过程直至完成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弧放电磨削复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电源(1)是峰值电流为1A~1000A、脉冲宽度为1μs~10ms、脉冲间隔为0~10ms的直流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弧放电磨削复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介质是在工具电极(4)和工件(3)之间的以0.1MPa以上压力流动的工作介质,包括水基工作液或雾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弧放电磨削复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具电极旋转速度为100RPM~400,000RP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弧放电磨削复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具电极沿轴线方向的进给层深为0.1μm~30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00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