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副研磨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9590.5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7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春;赵宁;张衍;李宝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0 | 分类号: | B24B37/00;B24B47/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赵欣 |
地址: | 10007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研磨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副研磨工装,包括底板、导轨支座、推杆、前轴承座、后轴承座、转轴、扭簧;导轨支座固定在底板上,推杆一端安装在导轨支座的导向孔中与机床或动力端连接,做往复直线运动;螺旋轴与推杆的另一端固连;转轴通过前后轴承安装在前、后轴承座上;扭簧套在转轴外侧,位于两轴承座间,通过调整转轴的预扭转角度控制转轴负载力矩;螺旋轴套通过键与转轴连接;螺旋轴和螺旋轴套相配合。本发明利用简单的机构实现为螺旋副的自动研磨,大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研磨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副研磨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导程高精度多头螺旋副配对研磨工装。
背景技术
对于利用螺旋副将活塞杆的直线运动转换为转动的工装,要求螺旋副啮合运动顺畅无卡涩,螺旋副啮合面啮合度不小于80%,表面粗糙度不高于Ra0.8。通常螺旋轴螺旋槽采用数铣加工成形,螺旋轴套螺旋轴采用电火花加工成形,两者的初始表面粗糙度和啮合度均较差,需要将两者进行配对研磨。原来采用手工研磨方式,每套螺旋副需要研磨数千次,耗时约2天,工人劳动强度大,研磨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副研磨工装,解决螺旋副研磨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螺旋副研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导轨支座2、推杆3、前轴承座7、后轴承座9、转轴6、扭簧8;导轨支座固定在底板上,推杆3一端安装在导轨支座的导向孔中与机床或动力端连接,做往复直线运动;螺旋轴与推杆的另一端固连;转轴6通过前后轴承安装在前、后轴承座上;扭簧套在转轴外侧,位于两轴承座间,通过调整转轴的预扭转角度控制转轴负载力矩;螺旋轴套通过键与转轴连接;螺旋轴4和螺旋轴套5相配合。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数控机床的往复进给运动带动螺旋轴进行直线运动,通过螺旋副啮合带动螺旋轴套往复旋转运动,同时在啮合面上添加研磨介质实现螺旋副啮合面的研磨成形,利用简单的机构实现为螺旋副的自动研磨,大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研磨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轴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副研磨工装,包括底板1、导轨组件、前轴承座7、后轴承座9、转轴6、扭簧8;导轨组件主要由导轨支座2、键、推杆3、销轴组成,用于实现推杆的往复运动并限制推杆的转动;
导轨支座固定在底板上,圆柱形推杆3一端安装在导轨支座的导向孔中与机床或动力端连接,可往复直线运动,导向孔内和推杆上加工有键槽,通过键防止两者相对转动。螺旋轴通过销轴与推杆的另一端固连;
转轴6通过前后两组轴承安装在前后轴承座上,其中前轴承采用角接触球轴承用于转轴径向定位并承担轴向推力,后轴承采用深沟球轴承用于转轴径向定位。扭簧套在转轴外侧,位于两轴承座间,通过调整转轴的预扭转角度控制转轴负载力矩,用于螺旋副研磨时的加载并实现返程运动。转轴上装有销子并利用轴承座上的螺钉实现转轴运动角度限位。螺旋轴套通过键与转轴连接;螺旋轴4和螺旋轴套5相配合。
本工装可通过压板压紧在数控铣床工作台上或通过拉杆、横梁固定在数控车床的中托板上,工作时通过控制机床工作台或中托板的运动,推杆与机床固定主轴组件或车床卡盘相连接,使推杆与工装底座相对往复运动。
工作时,将螺旋轴套和螺旋轴按照对应啮合齿啮合到位,通过键安装在转轴上,调整转轴旋转角度和螺旋轴啮合长度使螺旋轴和推杆相组合并用销轴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95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石英坩埚
- 下一篇:一种单晶硅加工用高温炭还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