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教练车的防作弊计时系统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059288.X | 申请日: | 2017-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6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万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7C1/10;H04W4/021;H04W4/02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龚洁 |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计时系统 教练车 终端 防作弊 处理器 人脸识别模块 通信技术领域 存储器 定位模块 计时模块 驾车过程 连接终端 脸部识别 培训过程 人脸识别 图像数据 自动采集 存取器 打断 储存 驾驶 | ||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用于教练车的防作弊计时系统和方法。计时系统包括OBD终端,所述OBD终端内设置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连接终端A、终端B、人脸识别模块、计时模块、定位模块和存取器。本计时系统可以在学员驾车过程中实时自动采集学员的图像数据,进行脸部识别,并储存在存储器中,防止驾驶学员有他人冒充驾车来骗取学时,而且不会打断学员的培训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用于教练车的防作弊计时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驾校在培训中经常出现课时“缩水”,学员培训学时不足,教练员执教不良,造成驾驶员培训质量下降。为此,公安部于2012年3月22日发布17项措施严格驾驶人教育管理,明确提出“督促提高驾校培训质量,把好驾驶人培训考试第一关”。并规定:2012年4月1日起,对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培训没有采用计时管理系统的驾校,10月1日起,对汽车类驾驶人培训没有采用计时培训管理的驾校,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不予受理考试申请。
各类作弊问题,而导致驾驶员培训学时不足,培训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而管理部门又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控的问题,在传统的驾驶计时过程中,为了防止学员作弊,伪造驾驶学时,常常需要教练员或者工作人员的长时间监控,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部分驾校受利益驱动,由教练员代为虚假刷卡、冒混学时的现象依然相当普遍。
为了杜绝驾驶员培训中的作弊现象,某些培训管理系统引入了防作弊功能设计,例如公开号为CN104794774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驾驶员训练防作弊计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OBD插头装置、计时计程仪、数据传输装置和密钥生成装置;计时计程仪包括数据解密装置、数据分析装置和第二随机存储器。本申请中,采集到的车辆运行状态数据是根据车辆实际的运行状况产生的数据,提高了学员训练信息的准确性并且而提高了学员训练信息被伪造的难度。
虽然上述专利有效的保护了系统中记录的学员驾驶训练数据,防止数据被篡改和破坏,但是对于驾驶学员非本人的冒替驾驶,冒混学时的现象时无法发觉的,依然无法解决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
随着通信领域识别技术的发展,指纹或者人脸识别已经应用到驾校学时计算中,通过车机指纹或刷脸考勤,学员训练前指纹或刷脸签到,训练完成后指纹或刷脸签退,可以保证签到签退操作的真实性。但是,只在签到和签退时候进行指纹或脸部图像采集识别,无法保证训练过程中的学时真实有效,仍然存在造假的可能性。一种改进的措施是在培训过程中每间隔一定时间重新采集学员的指纹或面部信息确认学员在场,但是这种方式又会经常性的打断学员的正常培训,影响培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达到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以不会经常打断学员正常培训,又可以实施采集学员信息,进而起到防作弊作用的计时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教练车的防作弊计时系统,包括OBD终端,所述OBD终端内设置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连接终端A、终端B、人脸识别模块、计时模块、定位模块和存取器,
所述终端A包括摄像头,用于采集驾驶学员的图像数据并上传给人脸识别模块;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接收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并与存储器中存储的驾驶学员的脸部图像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实时获得教练车的位置信息和运动轨迹信息;
所述计时模块用于记录驾驶学员的驾车时间;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人脸识别模块的比对结果计算驾驶学员的课时合格率;
所述存储器用于储存预设的驾驶学员的个人信息、预设的驾驶学员的脸部图像信息、驾车过程中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和人脸识别模块的比对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万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万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92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器件及其指纹识别方法
- 下一篇:由摄像机图像车辆定位的方法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