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音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59195.7 申请日: 2017-11-01
公开(公告)号: CN107778655A 公开(公告)日: 2018-03-09
发明(设计)人: 曾庆红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宸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23/12 分类号: C08L23/12;C08L81/02;C08K13/02;C08K3/24;C08K5/372;C08K5/1545;C08K5/098;C08K5/527;C08K5/134;C08K5/524;C08K5/3492;C08K5/18;C08K5/52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1199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经济技***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吸音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吸音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音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声音,一方面让人们不断认识和感知客观世界的丰富和美妙,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发展历程。声音污染问题是随着人类社会进程不断前进而逐步显现出来的。工业化、智能化、集成化的后果带来众多源头的声音污染,不仅极大地干扰了人体正常机能的发挥,使人听觉下降、脏器损害、系统失调,而且对于很多精密机械和设备系统造成了难以预见的破坏。因此急需一种吸声效果优良、成本低廉、环境负担小的吸声材料来削减不期望的声音对人们生活的干扰。

目前聚丙烯吸音棉中,大多采用等规聚丙烯(iPP)作为聚丙烯的主要构型。这种等规聚丙烯吸音棉具有透气性佳、比重轻、无毒、抗菌性好、热稳定性好等优点。等规聚丙烯吸音棉材料内部是彼此交错贯穿的,间隙敞开并与外界相通,使声波易于进入间隙内。当声波沿着间隙进入材料内部时,引起间隙内空气振动,与间隙壁之间产生摩擦,造成间隙内空气运动速度的差异,通过摩擦和粘滞力的作用使相当一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而耗散,使入射声波和反射声波信号衰减减弱,从而达到吸声的目的。但同时这种等规聚丙烯吸音棉也存在弹性差、手感差、柔韧性差等问题,影响了这种聚丙烯吸音棉的吸音效果。

而间规聚丙烯(sPP)则具有使非织造物的手感柔软、蓬松、弹性好、柔韧性佳等优点。这是由于采用间规聚丙烯制得的纤维细度极细,自然蓬松,同样体积的吸音材料更轻便,更利于声波进入并被吸收,而且回弹率高,即使受到短暂挤压也能有效回弹以保持其蓬松状态,并且形如纤细茧棉状,内部蓬松有大量间隙,有利于延长声波的传播路径,增加声波的衰减路径,以达到更优良的吸音效果。

公告号为CN10396340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等规聚丙烯纤维/PET纤维复合无纺布吸音棉,该吸音棉由顶面层、背面层,及夹装于顶面层与背面层之间的纤维棉层构成,顶面层、背面层采用无纺布材料,该无纺布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通过熔喷法制成:等规聚丙烯10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12-15、氯化亚铜2-3、抗氧剂168 1-2、苯甲基硅油4-5、活性炭10-12、硅藻土10-12、粘土2-3、蒲公英3-4、冬凌草2-3、柳叶1-2、助剂4-5。但是该吸音棉材料采用大量助剂,不易溶解,很难达到共混的程度,制备的产品抗氧化性能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音棉材料,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吸音棉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丙烯100~120份、受阻酚类抗氧剂0.05~1份、亚磷酸酯类抗氧剂0.05~1份、吸酸剂0.02~0.5份、组合增效剂0.05~1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受阻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组合时会产生协同配合的作用效果,增强聚丙烯材料的抗氧化性能、且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加入能够使得生成的聚丙烯材料耐黄变性能好、加入的吸酸剂能够吸收聚丙烯聚合阶段残留的卤素离子,提高聚丙烯材料的稳定性,整个聚丙烯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比较优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偏铝酸钠0.05~1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偏铝酸钠的加入能够增强体系聚丙烯材料的体系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丙烯在熔融指数仪口模内径为1.025mm时的熔融指数为120~200g/10min。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聚丙烯的熔融指数能够对挤出造粒的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设置熔融指数在该范围内,方便与其他组分融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选择α-生育酚、三甘醇双[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1,3,5-三(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聚二(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硫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α-生育酚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同时与聚合物间相容性好,与磷酸酯类抗氧剂共用能够有效减缓黄变的现象;三甘醇双[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具有良好的耐氧化性能,有效改善聚丙烯树脂在加工或储存是出现的变色现象;1,3,5-三(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抗热老化性能;聚二(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硫醚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热稳定性、抗析出性、抗辐射性以及与树脂的相容性,在加工的过程中各组分间分散均匀性好,成型的产品性能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宸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宸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91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