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红绿灯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059116.2 | 申请日: | 2017-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4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小燕 |
| 主分类号: | G08G1/07 | 分类号: | G08G1/07;G08G1/095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雪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绿灯 称重传感器 测重板 智能红绿灯装置 太阳能电池板 倒计时器 竖杆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 绿灯间隔 过马路 横杆 称重 传感 底端 路况 路灯 红灯 马路 调控 交通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红绿灯装置,包括红绿灯竖杆、红路灯横杆、红绿灯、太阳能电池板、红绿灯倒计时器、称重传感器、测重板,所述测重板固定在红绿灯竖杆的底端,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测重板内、称重传感器通过导线和红绿灯连接,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与红绿灯倒计时器、红绿灯连接,所述的称重传感为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本发明可以根据马路上需要过马路的行人情况,调控红灯绿灯间隔时间,使得交通更加顺畅,改善路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信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红绿灯装置。
背景技术
红绿灯是约束行人和车辆的重要工具,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自动控制交通秩序,现有技术中红绿灯的红灯等待、绿灯放行的时间及时间间隔都是固定的,无论车流量如何、需要过马路的人流量如何,红灯等待、绿灯放行的时间以及时间间隔都不会变,有时会造成红灯方向车辆排长队,绿灯方向无行人通过,红灯方向无车辆通过,绿灯方向行人排长队的情况,造成交通不够快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交通红绿灯系统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红绿灯装置,可以根据马路上需要过马路的行人情况,调控红灯绿灯间隔时间,使得交通更加顺畅,改善路况。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红绿灯装置,包括红绿灯竖杆、红路灯横杆、红绿灯,太阳能电池板、红绿灯倒计时器、称重传感器、测重板;所述红绿灯横杆垂直固定在红绿灯竖杆上,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红绿灯横杆上方,红绿灯固定在红绿灯横杆横向方向最右端;红绿灯倒计时器固定在红绿灯横杆上,位于红绿灯横向方向左侧;所述测重板固定在红绿灯竖杆的底端,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在测重板内、称重传感器通过导线和红绿灯连接。
进一步的,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与红绿灯倒计时器、红绿灯连接。
进一步的,称重传感为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
进一步的,红绿灯通过螺杆固定在红绿灯横杆横向方向最右端。
进一步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材料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进一步的,测重板为轻质测重压力板。本发明能根据行人过马路的情况及时调整红绿灯的等待和放行时间,有效的改善了交通路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智能红绿灯装置的主视图。
1-红绿灯竖杆,2-红绿灯横杆,3-太阳能电池板,4-红绿灯,6-红绿灯倒计时器,6-称重传感器,7-测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一种智能红绿灯装置,包括红绿灯竖杆1、红路灯横杆2、红绿灯4、太阳能电池板3、红绿灯倒计时器5、称重传感器6、测重板7,其中红绿灯横杆2垂直固定在红绿灯竖杆1上,太阳能电池板3固定在红绿灯横杆2上方,红绿灯4固定在红绿灯横杆2横向方向最右端;红绿灯倒计时器5固定在红绿灯横杆2上,位于红绿灯4横向方向左侧;测重板7固定在红绿灯竖杆1的底端,称重传感器6固定在测重板7内,并且通过导线和红绿灯4连接,其中称重传感6为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太阳能电池板3分别与红绿灯倒计时器5、红绿灯4连接,太阳能电池板3给红绿灯4、红绿灯倒计时器5供电。
当有行人需要过马路时,行人站在位于红绿灯竖杆下的测重板上,通过称重传感器将需要过马路的行人数量信息传送给红绿灯,红绿灯将会启动红灯倒计时,然后在车辆行驶方向亮红灯,行人行驶方向亮绿灯,行人过马路。无人过马路时,红绿灯则会在车辆行驶方向一直保持绿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小燕,未经杨小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9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