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室压铸机烟气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7887.8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4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红;陈姵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鼎隆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74;B01D53/86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李德胜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机 烟气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铸机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室压铸机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压铸工艺有热室压铸和冷室压铸。冷室压铸以液态金属为原料,喷射进入模具压铸成型,模具壁由循环冷却水冷却。热室压铸是将金属切屑成粉状,经预加热后注入模具压铸成型,预加热和模具加热一般采用电加热。在压铸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烟气、热量、粉尘等,这些废气和烟尘中含有各种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同时还可能含有有害物质,这些都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
根据环保部门规定,工业部门产生的废气可以分为:含颗粒物废气和含气态污染物废气两大类。热室压铸机在工作过程中既产生含颗粒物废气,也产生含气态污染物废气,含颗粒状废气主要是熔炼过程中产生的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如:Mg、Zn、Ca、Al、Fe、Na、Mg、K的氧化物和氯化物,还有大量碳粒灰份等,以上构成了工艺粉尘;少量含气态污染物废气主要是熔炼过程中产生的CO、CO2、NOX、SO2、碳氢化合物以及易挥发的金属氧化物等等。
在生产的过程中,金属的熔炼压铸过程中,润滑剂的喷涂、金属液和模具的热辐射、压铸机的运转等,也会产生少量的烟气、粉尘、热量及有害气体等,如不经处理,这些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和污染。
上述烟气的特点为极具刺激性,随空气的流动而扩散于大气中,能通过人体呼吸或直接作用人体,对人体的呼吸系统、血液、心肺、肝脏、黏膜、眼睛、神经等造成伤害,易患神经衰弱、头痛、头晕、疲倦无力、失眠、关节痛等疾病,咽喉痛的发病率也相当高,少数操作工人可能还会患有肝脏肿大和尘肺病的风险,所以必须对压铸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进一步提出一种热室压铸机烟气净化装置,该装置可以有效地对热室压铸机工作所产生的烟气进行净化吸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热室压铸机烟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塔,所述净化塔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净化塔的中间设有滤盒,所述滤盒的外壁为镂空结构,滤盒内部装有混合吸附料,所述滤盒将净化塔分为上部分的光解腔和下部分的吸收腔;
所述滤盒为抽屉式结构,可从净化塔的侧壁插入和抽出,方便更换其内部的混合吸附料,插入后通过密封盖对其锁死;
所述吸收腔内设有多层累叠的陶瓷波纹填料,所述陶瓷波纹填料呈斗形设置,具体为中间低周围高的斗形,所述陶瓷波纹填料通过净化塔内壁上的四个楔形支撑块支撑,所述陶瓷波纹填料的上方设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连接处理液进液管,通过雾化喷头喷射处理液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收,所述吸收腔的下端侧壁上设有烟气进口,所述烟气进口通过烟气管道连接引风机,所述引风机位于压铸机熔炉和压射机构的上方,对烟气进行抽吸,所述吸收腔的底端设有处理液出口;
所述光解腔内设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高能紫外灯管,所述高能紫外灯管为螺旋状,所述光解腔内还设有若干个水平设置的纳米光催化网,所述高能紫外灯管垂直穿透纳米光催化网,所述光解腔的上方设有烟气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烟气进口处设有200目的不锈钢滤网,对较大的颗粒灰尘等杂物进行过滤,所述烟气进口处还设有静电除尘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烟气出口处设有针刺毡滤布,对光解后的烟气进一步进行过滤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吸附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材料混合而成:硅藻土10份,天然沸石3份,陶粒3份,柚皮4份,紫砂1份,活性炭25份,活性氧化铝5份,蒙脱石2份,凹凸棒3份,吸附树脂8份。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去离子水100份、甲基异丁酮10份、椰油酰单乙醇胺15份、纳米碳化硅2份、醋酸纤维0.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4份、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6份、沸石粉5份、二羟基酒石酸5份、失水苹果酸酐12份、二甲苯6份、鞘糖脂8份、正丁醇2份、二甲基甲酰胺8份、乙二醇4份、三异丙基苯3份、柠檬酸5份、次氯酸钠8份、盐酸萘乙二胺7份。
进一步地,所述针刺毡滤布上浸渍有气体过滤剂,所述气体过滤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去离子水120份、丙三醇4份、纳米碳化硅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份、丙烯酸酯类吸油树脂5份、鼠李糖脂6份、木聚糖酶0.1份、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3份、糊化淀粉2份、失水苹果酸酐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5份、陶瓷纤维棉1份、椰油酰单乙醇胺1.5份、三甲基戊烷2份、异辛烷1份、焦磷酸钠2份、磺化酞菁钴2份、六甲基磷酰胺2份、葡聚糖凝胶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鼎隆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鼎隆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78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