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式OLED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7699.5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2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唐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G09F9/3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黄进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式 oled 显示 面板 以及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式OLED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柔性阵列基板和封装盖板,并且包含有显示区;其中,所述柔性阵列基板上设置有相互电性连接的芯片绑定部和第一连接端子,所述封装盖板上远离所述柔性阵列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相互电性连接的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连接端子,所述芯片绑定部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之外的不同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位于所述显示区之外的相同侧;其中,所述柔性阵列基板的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一侧弯折连接到所述封装盖板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相互电性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包含所述触控式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式OLED显示面板,还涉及包含所述触控式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触控技术由于其人性化设计及简单快捷的输入等特点,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鼠标和键盘,广泛的应用到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中,其中,电容式触摸屏由于其具有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可靠度佳以及耐用度高等优点而被广为使用。
OLED(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发光效率高、功耗低、响应时间快、低温特性好等特性。目前触控式OLED显示装置通常采用将OLED显示面板和触摸屏分开来做,然后再将二者结合起来,也就是采用外挂式的结构。这种结构的触控式OLED显示装置存在降低光透过率、显示装置较厚等缺点。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式OLED显示面板,将触控结构内嵌设置在OLED显示面板中,具有结构简单、厚度薄、透光率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触控式OLED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柔性阵列基板和封装盖板,并且包含有显示区;其中,所述柔性阵列基板上设置有相互电性连接的芯片绑定部和第一连接端子,所述封装盖板上远离所述柔性阵列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相互电性连接的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连接端子,所述芯片绑定部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之外的不同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位于所述显示区之外的相同侧;其中,所述柔性阵列基板的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一侧弯折连接到所述封装盖板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相互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芯片绑定部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之外的第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之外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其中,所述芯片绑定部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之外的第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之外的与所述第一侧相邻的第三侧或第四侧。
其中,所述柔性阵列基板上,位于所述显示区之外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同时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相应地,所述封装盖板上,位于所述显示区之外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同时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端子。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芯片绑定部之间的连接走线布置于所述柔性阵列基板的边缘区域。
其中,所述柔性阵列基板上设置有有机发光结构层,所述TFT阵列基板和所述封装盖板之间设置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环绕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结构层的四周;所述芯片绑定部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均位于所述密封胶之外。
其中,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方块电极,所述多个方块电极相互绝缘地设置于同一结构层中,每一个所述方块电极通过对应的触控连接线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端子。
其中,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相互绝缘且设置在不同的结构层中,每一个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通过对应的触控连接线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端子。
其中,所述有机发光结构层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TFT阵列基板上的阳极层、发光材料层和阴极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76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层薄膜极薄触控液晶屏
- 下一篇:一种桌面交互投影系统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