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油电脱盐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57526.3 申请日: 2017-11-01
公开(公告)号: CN107840495B 公开(公告)日: 2020-04-10
发明(设计)人: 张华;刘译阳;张晓飞;罗臻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2F9/06 分类号: C02F9/06;C02F101/32;C02F101/34
代理公司: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沈金辉
地址: 100007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原油 脱盐 废水 处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的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原油的电脱盐废水的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原油中通常含有水、无机盐、悬浮固体和水溶性痕量金属。炼油的第一步是通过脱盐脱水去除这些物质,以减少对设备的腐蚀、堵塞和积垢,同时防止后续处理单元的催化剂中毒。除个别超稠油采用三级电脱盐,大部分原油采用二级电脱盐工艺。

电脱盐废水一般含有石油类、无机盐类、硫化物、酚、悬浮颗粒物及各种有机物,包括脱盐脱水中所投加的破乳剂等。近年来原油重质化、劣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电脱盐废水组分更加复杂,特别是高酸原油电脱盐废水中含有更多的环烷酸、低级脂肪酸及苯酚类化合物,有机污染负荷更高、生物毒性更强,对下游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造成严重冲击。如某炼化企业原料油为大庆油和俄油,大庆原油携带泥沙和其他杂物较多,造成电脱盐单元负荷偏高,电脱盐废水中含油、含泥沙、含破乳剂等情况严重,而现阶段炼油厂电脱盐污水处理单元为常规的“隔油-浮选-生化”工艺,难以解决电脱盐污水的破乳问题,导致隔油分离效果和浮选效果差,出水难以达标排放,也无法回用于生产装置。

随着废水排放标准的严格,迫切需要解决原油电脱盐废水的达标排放难题。有研究认为电脱盐废水应进行分质处理,当其盐质量浓度大于1200mg/L时,可归于含盐污水处理系统;当盐质量浓度小于等于1200mg/L时,可归于含油污水处理系统。但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电脱盐废水处理的重要问题不是盐含量,而是其中的有机污染物问题。其中,环烷酸难以生化降解,生化处理出水中残余浓度较高,是造成高酸原油电脱盐废水COD难以达标的主要原因;原油电脱盐处理过程投加的各类表面活性剂及电脱盐废水中可能存在的乳化沥青质也造成出水水质达标困难。

中国专利申请CN103755052B公布了一种石油炼化废水电脱盐黑液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利用过滤和油水分离器进行处理,虽然能够提高油水分离效果,但仍无法解决电脱盐废水特别是高酸原油电脱盐废水的乳化及富含环烷酸的难题。中国专利申请CN106517510A公布了一种电脱盐废水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同样无法解决电脱盐废水乳化难题,特别是未对其中的环烷酸进行预处理对活性污泥冲击大。中国专利申请CN103102035B公布了一种高酸原油电脱盐废水的处理方法,将高酸原油电脱盐废水依次进行除油和悬浮物处理、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处理、絮凝处理、Fenton氧化处理及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处理效果显著,但流程太长,且应用了两级生化处理工艺,废水中的高生物毒性环烷酸对一级生化的活性污泥造成严重冲击。中国专利申请CN103102037B公布了一种电脱盐废水的处理方法,电脱盐废水依次进行除油和悬浮物处理、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及光催化膜反应器(PMR)处理,同样无法解决破乳问题,同时废水中污染物易导致催化剂中毒。中国专利申请CN105540820A公布了一种利用臭氧处理电脱盐废水的装置和方法,但单凭臭氧的氧化能力难以实现COD达标排放。

针对电脱盐废水的处理难题,又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程斌(混凝-Fenton法预处理模拟电脱盐废水.《环境工程》,2010年第28卷第6期,31-35)采用混凝-Fenton法对模拟电脱盐废水进行预处理,可降低部分有机负荷;谢晋巧(电脱盐污水的预处理.《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2年第3期,19-22)在酸性电脱盐废水中投加甲壳质和聚铝絮凝剂,CODCr和油含量去除明显;杨秀娟(山东某炼油厂电脱盐废水的处理研究.青岛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采用混凝-O3/H2O2组合工艺处理电脱盐废水;邹宗海(重质原油电脱盐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齐鲁石油化工》,2012,第40卷第2期,91-92)采用次氯酸钠氧化工艺对生化后的电脱盐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水质较好。由此可见,氧化反应对电脱盐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75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