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叶蒟提取物、药材及其相关产品中抗抑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7434.5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4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丁秀娟;陈武;朱莹莹;季佳炜;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颐华生物医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周敏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叶蒟 提取物 药材 及其 相关 产品 抑郁 有效成分 含量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叶蒟提取物、药材及其相关产品中抗抑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配制指标成分溶液为对照品溶液;配制供试品溶液;对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进行测定;计算指标成分的含量;根据指标成分的含量折算供试品溶液中大叶蒟提取物、药材及其相关产品中抗抑郁有效成分的含量。本发明提供的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适用于对大叶蒟提取物、药材及其相关产品中多种抗抑郁有效成分的总含量进行测定,并可同时进行有效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准确、分离效果好,且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领域中的分析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叶蒟提取物、药材及其相关产品中抗抑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大叶蒟Piper laetispicum C.DC,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及海南省。民间用于活血、消肿、止痛,主治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申请人经过多年系统研究,动物实验及临床实验发现其有关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抑郁活性,以及一定的抗焦虑、镇痛、镇静等生物活性,并且已经申请了两项与大叶蒟相关的中国发明专利及多项国际专利,其中第一项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03115911.7)公开了一种大叶蒟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大叶蒟提取物可以用于抑郁症或其它情感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或预防等,第二项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410084791.7)公开了另外一种大叶蒟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大叶蒟提取物抗抑郁药理活性更佳。同时,申请人自主研发的大叶蒟相关产品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中。
大叶蒟抗抑郁物质基础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大量文献报道大叶蒟中含有的多种酰胺类生物碱成分正是大叶蒟抗抑郁的物质基础。
分析方法的建立有助于加快大叶蒟及其相关产品抗抑郁物质基础的进一步研究,也为今后大叶蒟相关产品的质量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但是由于大叶蒟中生物碱成分种类繁多,结构及理化性质均比较相近,分离难度较大,因此有关大叶蒟及其相关产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鲜见报道。中国专利CN2011110318120.2同时检测大叶蒟中12个酰胺类生物碱的液相分析方法,虽然其公开了一种液相分析方法,但是该方法只是针对该专利中所涉及的12个酰胺类生物碱类化合物,并不能很好的分离大叶蒟中其它生物碱类成分以及其它非生物碱类成分。同时,由于大叶蒟中酰胺类生物碱种类繁多,涉及众多对照品,且研究发现,有的对照品如N-异丁基癸-反-2-反-4-二烯酰胺在固态极易分解,有的对照品如5’-甲氧基-3’,4’亚甲基二氧基桂皮酸异丁基酰胺在溶液状态下极不稳定,所以每次含量测定时采用常规的外标法或者标准曲线法测定总含量,使用所有的对照品同时测定太过繁杂,基本没有可行性,导致相关产品工业化生产的质量标准控制也是非常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快捷的大叶蒟提取物、药材及其相关产品中抗抑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叶蒟提取物、药材及其相关产品中抗抑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指标成分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配制大叶蒟提取物、药材及其相关产品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所述的供试品溶液和所述的对照品溶液进行测定;
(4)、计算所述的指标成分的含量;
(5)、根据所述的指标成分的含量折算所述的供试品溶液中抗抑郁有效成分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颐华生物医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颐华生物医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74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