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锁的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7311.1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5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政林;龚明杨;姚旭宁;闵闰;陈晓飞;郑朝霞;童乔凌;邹雪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07C9/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廖盈春;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控制 方法 相关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锁的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包括:移动终端获取智能锁的标识信息,并向云服务器端发送所述标识信息,以使云服务器端获取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密钥信息;移动终端接收由云服务器端发送的第一密钥信息,并向智能锁发送认证指令,以由智能锁在对移动终端认证通过后,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一随机数,并由第一随机数生成第一开锁密码,其中,所述认证指令用于验证移动终端的合法性;移动终端根据标识信息、第一密钥信息以及第一随机数生成智能锁的第二开锁密码,以由第二开锁密码对智能锁进行开锁操作,并在第一开锁密码与第二开锁密码匹配时,完成开锁操作。通过本发明可满足云服务器端、智能锁、移动终端的安全通信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锁管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锁的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锁系统由云服务器、智能锁、手机APP端构成,三者之间的通信有无线方式进行,空中无线通信信道有被监听可能,进而被破解,导致非安全认证的开锁。现有的多数智能锁系统存在着一些安全攻击问题,或安全开关锁流程过于复杂而无法应用于低成本的无线通信领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锁的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由此解决现有智能锁系统安全性较低,或安全开关锁过程过于复杂而导致的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锁的控制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获取智能锁的标识信息,并向云服务器端发送所述标识信息,以使所述云服务器端获取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密钥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由所述云服务器端发送的所述第一密钥信息,并向所述智能锁发送认证指令,以由所述智能锁在对所述移动终端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第一随机数,并由所述第一随机数生成第一开锁密码,其中,所述认证指令用于验证所述移动终端的合法性;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密钥信息以及所述第一随机数生成所述智能锁的第二开锁密码,以由所述第二开锁密码对所述智能锁进行开锁操作,并由所述智能锁在所述第一开锁密码与所述第二开锁密码匹配时,完成开锁操作。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云服务器端之间的待传输数据通过第二密钥信息加密后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二密钥信息为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密钥;
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智能锁之间的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密钥信息加密后进行传输。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密钥信息以及所述第一随机数生成所述智能锁的第二开锁密码,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密钥信息以及所述第一随机数生成所述第一随机数的第一加密值,并从所述第一加密值中抽取若干位作为所述智能锁的第二开锁密码。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一随机数的第一加密值与开锁指令异或得到新的开锁指令,并生成所述新的开锁指令的加密值,向所述智能锁发送所述新的开锁指令的加密值,以由所述智能锁实现开锁。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智能锁发送的已关锁指令,生成第二随机数,并生成所述第二随机数的第二加密值,同时向所述智能锁发送所述第二随机数,以由所述智能锁生成所述第二随机数的第三加密值;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智能锁发送的所述第三加密值,并判断所述第三加密值与所述第二加密值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输出关锁成功信息,若不匹配,则输出关锁失败信息。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锁的控制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73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