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化传热管、裂解炉以及常减压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7043.3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4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申东发;张利军;刘俊杰;周丛;杨沙沙;杨士芳;张永刚;杜志国;石莹;郭敬杭;李晓锋;张兆斌;王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8F1/40 | 分类号: | F28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化 传热 裂解炉 以及 减压 加热炉 | ||
1.一种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传热管(1)包括具有供流体进入的进口(100)和供所述流体流出的出口(101)的呈管状的管体(10),所述管体(10)的内壁设置有朝向所述管体(10)内凸起的肋片(11),所述肋片(11)沿所述管体(10)的轴向方向作螺旋状延伸,其中,所述肋片(11)的高度在从所述进口(100)到所述出口(101)的延伸方向上逐渐增大;
所述肋片(11)的朝向所述进口(100)的第一端面沿着所述肋片(11)螺旋延伸方向形成为第一弧面;
所述肋片(11)的朝向所述出口(101)的第二端面(110)沿着所述肋片(11)的螺旋延伸方向形成为第二弧面;
所述肋片(11)的朝向所述管体(10)的中心轴线的第三端面(111)形成为第三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11)的最高部分的高度与所述肋片(11)的最低部分的高度的比值为1.1-1.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11)的最高部分的高度与所述肋片(11)的最低部分的高度的比值为1.2-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11)上开设有贯穿所述肋片(11)的厚度的贯穿孔(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14)为多个,多个所述贯穿孔(14)沿着螺旋延伸方向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14)的沿所述肋片(11)的高度方向上的孔径小于等于相应部分的所述肋片(11)的高度的0.8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14)沿肋片(11)的螺旋延伸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贯穿孔(14)的沿所述肋片(11)的高度方向上的孔径在从所述进口(100)到所述出口(101)的延伸方向上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14)从靠近所述肋片(11)的起始端并沿着所述肋片(11)的螺旋延伸方向延伸到靠近所述肋片(11)的结束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14)的沿着所述肋片(11)的螺旋延伸方向的延伸的总长度为所述肋片(11)的沿着螺旋延伸方向的延伸的总长度的0.5-0.85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呈凹陷状;和/或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管体(10)的内壁在彼此连接处所形成的夹角为大于0°小于等于9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面呈凹陷状;和/或所述第二弧面与所述管体(10)的内壁在彼此连接处所形成的夹角为大于0°小于等于9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弧面呈凹陷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11)的彼此相对的两个侧壁面(112)在从所述管体(10)的内壁到所述管体(10)的中心的方向上逐渐靠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11)的彼此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面(112)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管体(10)的内壁的连接处形成有光滑过渡圆角(113)。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壁面(112)与所述管体(10)的内壁在彼此连接处所形成的夹角为5°-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70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强化传热管
- 下一篇:一种铸铁翅片板式高效换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