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光伏发电板阵列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6917.3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4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韩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S40/30 | 分类号: | H02S40/30;G05D3/12;H02S20/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1415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计算机 信息化 管理 光伏发 电板 阵列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光伏发电板阵列控制系统,属于一种光伏太阳能设备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常规能源都是很有限的,中国的一次能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大约只有世界总储量的10%。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性、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资源的充足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优点,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光伏发电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最清洁的能源。光伏发电系统是由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等设备组成。由于相对于某一个固定地点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每天日升日落,太阳的光照角度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如果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时刻正对太阳,发电效率才会达到最佳状态。
现有技术中有一些太阳跟踪系统,有的很先进,但造价昂贵,使用成本很高。有的仅仅是固定式的,位置不能自动调节,太阳能发电板不能正对阳光入射方向,所以发电效率不够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光伏发电板阵列控制系统,能够方便地控制光伏发电板的朝向,提高光伏发电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光伏发电板阵列控制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光伏发电板阵列控制系统,包括阵列排布的光伏发电单元、计算机控制系统,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包括用于检测发电板位置的位置传感器和用于调节发电板位置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由驱动模块控制,所述位置传感器、驱动模块均与计算机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多个信号接收端、多个指令发出端、存储器、处理器和控制器,每个信号接收端与一个位置传感器相连,每个指令发出端与一个驱动模块相连,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发电板位置设定值,所述处理器将所接收的每一个发电板位置参数分别与所述发电板位置设定值进行比较而分别得出比较参数,所述控制器根据得出的各比较参数而分别向各驱动模块发出控制指令,各驱动模块根据所接收的控制指令驱动所述驱动装置调节发电板位置。
优选地,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误差允许参数,当所述比较参数小于误差允许参数,控制器向该比较参数所对应的光伏发电单元的驱动模块发出保持位置的控制指令;当所述比较参数大于或等于误差允许参数时,控制器向该比较参数所对应的光伏发电单元的驱动模块发出调整位置的控制指令。
优选地,所述发电板位置设定值由计算机控制系统根据光伏发电单元所处的时区和经纬度而计算确定。
优选地,所述存储器中还存储有复位指令,需要将所有发电板恢复初始位置时,所述控制器调取所述复位指令并发给向所有光伏发电单元的驱动模块,各驱动模块驱动所述驱动装置调节发电板的位置至初始位置。
优选地,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包括一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包括底板及两块垂直于底板的立板,两块立板之间连接有一转轴,所述发电板与转轴可转动连接,发电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连接臂,连接臂上设有垂直于转轴的导向孔,导向孔中滑动连接有一滑动杆,滑动杆的下端与一齿条铰接在一起,所述齿条与一驱动齿轮啮合,驱动齿轮由驱动装置驱动而正转或反转。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一电机。
优选地,所述齿条的一端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之间设有一销轴,所述滑动杆的上端插在导向孔中,滑动杆的下端铰接在销轴上。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滑槽,所述齿条与滑槽滑动连接,在驱动齿轮的驱动下,齿条沿滑槽移动。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光伏发电板阵列控制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光伏发电板阵列控制系统对光伏发电板阵列的发电板朝向进行控制时,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接收每一个发电板位置参数,处理器将每一个发电板位置参数与储存在存储器中的发电板位置设定值进行比较而得出比较参数,控制器根据各比较参数而向各比较参数所对应的光伏发电单元的驱动模块发出控制指令,各驱动模块根据所接收的控制指令驱动各驱动装置调节发电板位置,最终使得发电板位置朝向阳光的入射方向以便于充分接收阳光,这样就能够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光伏发电板阵列控制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光伏发电板阵列控制系统的控制步骤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69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