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促控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55898.2 申请日: 2017-11-01
公开(公告)号: CN107864957B 公开(公告)日: 2020-05-22
发明(设计)人: 张爱中;朱亚军;李祥剑;周春晖;张兰勤;李鹏鹤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中威高科技化工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33/22 分类号: A01N33/22;A01N43/38;A01N37/10;A01N37/42;A01N43/22;A01N43/653;A01N37/12;A01N25/26;A01P21/00
代理公司: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代理人: 樊羿;张晓辉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稻 促控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促控剂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按水稻生长需求分阶段生根促蘖控旺的技术问题。该水稻促控剂是由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组成的缓释型颗粒剂,活性成分由植物生长促进剂、生根剂、植物生长延缓剂组成;辅助成分由粘结剂、分散剂、润湿剂、吸附载体、填料和包衣组成。制备时,通过对植物生长延缓剂进行缓释包膜,然后外围包裹植物生长促进剂和生根剂;施用后,外围植物生长促进剂和生根剂先起作用,生根、促蘖,至水稻茎秆快速伸长时植物生长延缓剂开始起作用抑制茎节伸长。该颗粒剂释放规律完全符合水稻生长规律,先促后控,不损害植株,一次使用,方便安全,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长调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促控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水稻栽培的主要目的。水稻产量=亩穗数×穗重,亩穗数即水稻亩有效分蘖数,穗重的影响因素为千粒重和穗粒数,即水稻的籽粒饱满度和穗空瘪粒率,因此提高水稻有效分蘖和籽粒饱满度以及减少穗空瘪粒率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栽培措施。

水稻具有分蘖特性,水稻分蘖多发生在基部节间极短的分蘖节上。孽位愈低,分蘖发生愈早,成穗的可能性愈大,这种分蘖称为有效分蘖。出生迟的高孽位分蘖则大部分不能成穗,称为无效分蘖。分蘖的多少、迟早与插秧深浅、温度、光照、水分、养分供应、插秧活棵的快慢密切相关,尤其是插秧活棵快慢对水稻有效分蘖影响很大,水稻移栽由于拔秧和移栽时秧苗根系受到损伤以及环境变化,移栽后通常需要5~7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根系才能萌发出新根进而恢复生长,这段时间称为返青期。水稻返青后开始分蘖,分蘖发生早,低位分蘖多,从而有助于提高水稻分蘖成穗率,并增加水稻有效穗和穗重;而水稻返青活棵慢,分蘖发生迟且有效分蘖减少,则无效分蘖增多,水稻产量降低。因此促进水稻快速生根、快速活棵是增加水稻有效分蘖的重要手段。

水稻倒伏是影响水稻的籽粒饱满度和穗空瘪粒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已经成为水稻高产稳产的最重要制约因素。倒伏可以导致光合作用和籽粒灌浆停止,极大地影响稻米的品质,造成空粒瘪粒增多,同时给收割脱粒带来不便,甚至出现脱粒、穗芽现象,增加稻谷损失率,倒伏造成的减产一般为10~30%,甚至高达50%以上。水稻倒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根倒,由于稻田土壤糊烂,或是耕层较浅,根系发育不良,扎根不稳,受风雨侵袭发生平底倒伏;另一种是茎倒,因为茎秆高且细弱,基部节间长,负担不起上部重量,因而发生弯曲型倒伏或折断型倒伏。株高较高,抗倒伏能力弱;株高较矮,抗倒伏能力强。因此,促进生根、控制株高是解决水稻倒伏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籽粒饱满度以及减少穗空瘪粒率的重要手段。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促进根系生长、加快移栽成活速度促进分蘖以及控制株高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明显。朱超印等发明的一种水稻促根控旺剂(CN106259355A)、冯太勤发明的水稻壮苗抗倒剂(CN1504090A)、谢炎仿发明的一种促进水稻分蘖的颗粒制剂(CN102503692A)以及郑先福等发明的一种水稻控旺抗倒增产的调节剂组合物(CN102701858A)等,主要通过使用调节剂萘乙酸、吲哚乙酸、多效唑、调环酸钙等进行生根促蘖、控旺抗倒。

除了调节剂本身,调节剂施用的时间、剂量和方法也非常关键,在水稻种植集中区域,因水稻施肥施药不方便,人工成本高,农户常在水稻移栽后进行分蘖肥撒施时与生根促蘖控旺产品一起使用,主要使用方法有在水稻返青活棵后撒施生根促蘖控旺产品组合物;在水稻活棵后一次性喷施大剂量植物生长延缓剂;分别单独多次喷施植物生长促进剂和植物生长延缓剂。

然而,目前生根促蘖控旺产品多是简单混合,造成调节剂使用出现问题,本该生根的时候控旺,本该促蘖时控旺,导致各成分间冲突从而损伤水稻苗,不但不能起到增产的作用,反而出现减产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威高科技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威高科技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58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