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充电方法、热感应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5629.6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9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浪;陈庆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2 | 分类号: | H02J7/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充电 方法 感应 穿戴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热感应穿戴设备中的冷端和热端存在温度差时,基于所述温度差,通过所述热感应穿戴设备中的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将所述热端的热能转换成电能;
通过所述电能给所述热感应穿戴设备的锂电池充电,以使所述锂电池含有电量;
当所述热感应穿戴设备与门锁连接后,通过所述锂电池给所述门锁电池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感应穿戴设备中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当所述热感应穿戴设备与门锁连接后,通过所述锂电池给所述门锁电池充电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热感应穿戴设备通过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门锁连接后,通过所述锂电池给所述门锁电池充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感应穿戴设备与人体接触的部位为热端,与空气接触的部位为冷端,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由半导体热电材料组成,所述当热感应穿戴设备中的冷端和热端存在温度差时,基于所述温度差,通过所述热感应穿戴设备中的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将所述热端的热能转换成电能的步骤包括:
当热感应穿戴设备中的冷端和热端存在温度差时,通过所述温度差控制所述半导体热电材料中的空穴和电子向所述冷端扩散,以形成温差电动势;
通过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将所述温差电动势转换成电流,以通过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将所述热端的热能转换成电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电能给所述热感应穿戴设备的锂电池充电,以使所述锂电池含有电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锂电池是否已充满电;
当所述锂电池充满电后,所述热感应穿戴设备输出提示信息,根据所述提示信息提示所述锂电池已充满电。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由预设数量的半导体温度差发电单元组成,每一所述半导体温度差发电单元是通过半导体热电材料组成的电偶臂组成,所述电偶臂的上下表面覆盖有陶瓷材料的导热覆盖层;
所述热感应穿戴设备的冷端是由具备导热性的金属材料制成。
6.一种热感应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感应穿戴设备包括冷端、热端、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冷端为所述热感应穿戴设备空气接触的部位,所述热端为所述热感应穿戴设备与人体接触的部位;所述冷端和所述热端通过导热胶与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连接,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中设置有锂电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感应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由预设数量的半导体温度差发电单元组成,每一所述半导体温度差发电单元是通过半导体热电材料组成的电偶臂组成,所述电偶臂的上下表面覆盖有陶瓷材料的导热覆盖层;
所述热感应穿戴设备的冷端是由具备导热性的金属材料制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感应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感应穿戴设备还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
9.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热感应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感应穿戴设备还包括稳压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稳压电路、保护电路和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依次串联。
10.一种热感应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感应穿戴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电池充电程序,所述电池充电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电池充电程序,所述电池充电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56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