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用锅炉及发电机组的烧结矿余热连续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4675.4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2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魏振东;王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用 锅炉 发电 机组 烧结 余热 连续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结矿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用锅炉及发电机组的烧结矿余热连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烧结矿余热回收基本上分为直流式余热回收系统及循环式余热回收系统;前期国内对于烧结矿冷却及余热利用一般均配置直流式余热回收系统(如申请号为201010243360.6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烧结矿冷却装置及其余热回收系统”),直流式余热回收系统仅收集高温段热废气用于生产蒸汽并发电,导致烧结矿显热不能充分回收利用。后期出现的循环式余热回收系统在热回收效率和环保方面均优于直流式余热回收系统(如申请号为201510625883.X的中国专利公开的“烧结矿显热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因此,近年来循环式余热回收系统在烧结矿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但是,循环式余热回收系统因故障或年修等因素,仍需直流式余热回收系统作为备用,以确保烧结生产的稳定运行。由于直流式余热回收系统与循环式余热回收系统在冷却方式上有所不同,造成热废气参数不同(直流式余热回收系统的高温段热废气温度为350~400℃,循环式余热回收分系统的高温循环气温度为465~600℃),因此,需要配置不同能力的余热锅炉及发电机组;不仅增加了成本投入,而且直流式余热回收系统的余热锅炉及发电机组的作业率极低,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用锅炉及发电机组的烧结矿余热连续回收系统,循环式余热回收分系统和直流式余热回收分系统共用一组余热锅炉及发电机组,能够在保证烧结矿生产正常运行且高效回收烧结矿余热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设备作业率,减少投资,避免资源浪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共用锅炉及发电机组的烧结矿余热连续回收系统,包括循环式余热回收分系统、直流式余热回收分系统、余热锅炉和发电机组;所述循环式余热回收分系统由通过循环气管道依次连接的旋风除尘器、循环风机、换热器、竖式冷却炉、高温重力除尘器组成;直流式余热回收分系统由通过高温热废气管道依次连接的烧结矿冷却机、高温除尘器、升温器及通过热废气管道依次连接的引风机和烟囱组成;余热锅炉的高温气体入口同时连接循环气管道的末端及高温热废气管道的末端;余热锅炉的气体出口同时连接循环气管道的首端及热废气管道的首端;靠近余热锅炉高温气体入口的高温热废气管道上设截止阀一,靠近余热锅炉气体出口的热废气管道上设截止阀二;靠近余热锅炉高温气体入口的循环气管道上设截止阀三,靠近余热锅炉气体出口的循环气管道上设截止阀四。
所述烧结矿冷却机为环冷机或带冷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循环式余热回收分系统和直流式余热回收分系统共用一组余热锅炉及发电机组,能够在保证烧结矿生产正常运行且高效回收烧结矿余热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设备作业率,减少投资,避免资源浪费;
2)由于锅炉及发电系统共用,使循环式余热回收分系统和直流式余热回收分系统之间切换更为方便,操作机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共用锅炉及发电机组的烧结矿余热连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烧结矿冷却机 2.高温除尘器 3.升温器 4.截止阀一 5.余热锅炉及发电机组 6.截止阀二 7.高温热废气管道 8.引风机 9.烟囱 10.竖式冷却炉 11.高温重力除尘器 12.截止阀三 13.截止阀四 14.旋风除尘器 15.循环风机 16.换热器17.循环气管道 18.热废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46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结矿连续冷却系统
- 下一篇:水泥高中温双压余热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