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板材的连续拼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4208.1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8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袁定新;范振昌;赵维刚;杨洋;邬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31107 | 代理人: | 金家山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板材 连续 拼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焊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合金板材的连续拼接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板材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交通及电力等领域,由于金属材料厂生产的铝合金板材具有一定规格限制,当生产中需要用到大于既定规格的铝合金板材时就需要对铝合金板材进行拼接,有的工况下还需要多次拼接才能满足要求。铝合金板材拼接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电弧焊。采用电弧焊进行铝合金板材拼接,需要对待焊接边开设焊接坡口,焊接过程中需填补焊料,焊接工艺过程复杂,生产效率低。铝电弧焊中TG焊和MIG焊焊接质量不稳定,而等离子焊对加工工艺要求很高。随着自动化技术和搅拌摩擦焊技术日趋成熟,高效率、高质量的铝合金板材连续拼接加工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板材的连续拼接方法,以解决使用电弧焊方法焊接铝合金材料工艺复杂、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铝合金板材的连续拼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递送机将第一铝板的板尾送入铣边区域,搅拌摩擦焊装置利用铣刀对第一铝板的板尾进行铣边处理;
S2、递送机将第二铝板的板头送入铣边区域,搅拌摩擦焊装置利用铣刀对第二铝板的板头进行铣边处理;
S3、通过递送机调整第一铝板、第二铝板位置,使第一铝板的板尾和第二铝板的板头重合在焊接区域,放置引焊板,搅拌摩擦焊装置利用搅拌工具对第一铝板、第二铝板进行搅拌摩擦焊连接;
S4、搅拌摩擦焊装置利用铣刀去除引焊板;
S5、以拼接好的铝板为第一铝板,新增加的铝板为第二铝板,重复步骤S1至步骤S4直至得到所需长度的铝合金板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S4中,在铣削、焊接时,自动压紧装置对所述铝合金板、引焊板进行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压紧装置安装在搅拌摩擦焊装置底部。
本发明提供的铝合金板材的连续拼接方法,采用搅拌摩擦焊,有效解决电弧焊缺陷多、成品率低的问题;依托自动化技术,实现铝合金板材高效率搅拌摩擦焊连续拼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板材的连续拼接方法所采用的搅拌摩擦焊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铝合金板材的连续拼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板材的连续拼接方法所采用的搅拌摩擦焊装置包括:递送机,导向轮3,工作台4,搅拌摩擦焊装置5,加工刀具(铣刀/搅拌工具/去引焊板刀具/去飞边刀具)6和压紧装置7;所述前递送机2、后递送机8分别布置在所述搅拌摩擦焊装置5前后两侧,将第一铝板9、第二铝板1递送至工作台4上合适加工位置;所述导向轮3将为第一铝板9、第二铝板1的递送过程进行导向;所述工作台4在加工过程中为铝板提供背部刚性支撑;所述搅拌摩擦焊装置5具有X、Y、Z三个方向的运动轴,且拥有1个加工主轴;所述加工刀具6安装于搅拌摩擦焊装置5的加工主轴末端;所述压紧装置7安装于搅拌摩擦焊装置5底部,加工时对铝板进行紧固。
本发明提供的铝合金板材的连续拼接方法步骤如下:
S1、递送机将第一铝板的待拼接侧送入铣边区域,搅拌摩擦焊装置利用铣刀对第一铝板的待拼接侧进行铣边处理;
S2、递送机将第二铝板的待拼接侧送入铣边区域,搅拌摩擦焊装置利用铣刀对第二铝板的待拼接侧进行铣边处理;
S3、通过递送机调整第一铝板、第二铝板位置,使二者的拼接侧重合在焊接区域,放置引焊板,搅拌摩擦焊装置利用搅拌工具对第一铝板、第二铝板进行搅拌摩擦焊连接;
S4、搅拌摩擦焊装置利用铣刀去除引焊板;
S5、以拼接好的铝板为第一铝板,新增加的铝板为第二铝板,重复步骤S1至步骤S4直至得到所需长度的铝合金板材。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未经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42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整体泡沫铝散热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