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管型消化道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4201.X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3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胥炜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贝恩外科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A61M31/00 |
代理公司: | 32204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向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消化道 吻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包括固定手柄、活动手柄、钉仓、过渡管、抵钉座,所述固定手柄经套管体连接有注射机构,所述注射机构包括注射筒、注射推杆和位于注射筒前端的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穿过固定手柄和过渡管延伸至钉仓外,所述注射管的出液口朝向注射管的侧方,所述注射筒的顶部设置有与注射筒相连通的转筒,所述注射管通入转筒内并且固定在转筒上,所述注射筒上开设有与转筒相匹配的转动槽,所述转筒配合在转动槽内。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注射管通过圆形的喷药轨迹进行给药,从而能够使得药液能够和缝合的病变部位进行全面接触,从而大幅提高了给药的均匀度,加快了伤口的愈合,保证了给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管型消化道吻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消化道手术一般通过吻合器进行病变组织切除和缝合,传统的吻合器功能单一,手术后需要另外给药,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专利号为201420196135.5,公开了一种设置有注射结构,能够在手术中和手术完成后,通过注射机构可以对病变部位进行给药,但是这种注射结构通过注射管给病变部位进行给药,由于在给药时,无法控制注射管中药液的喷射方向,使得病变部位的给药十分不均匀,给药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给药且给药十分均匀的改进型管型消化道吻合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型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包括固定手柄、活动手柄、钉仓、过渡管、抵钉座,所述固定手柄经套管体连接有注射机构,所述注射机构包括注射筒、注射推杆和位于注射筒前端的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穿过固定手柄和过渡管延伸至钉仓外,所述注射管的出液口朝向注射管的侧方,所述注射筒的顶部设置有与注射筒相连通的转筒,所述注射管通入转筒内并且固定在转筒上,所述注射筒上开设有与转筒相匹配的转动槽,所述转筒配合在转动槽内,所述转筒能够在转动槽内转动,所述套管体上开设有圆形开口,所述转筒上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通过圆形开口向外延伸,所述套管体位于圆形开口两端的部分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为:注射管向侧方喷出药液,并且在喷药的过程中,匀速转动转动把手,从而使得转筒沿着转动槽转动,转筒的转动带动注射管也发生转动,从而形成了注射管圆形的喷药轨迹,从而能够使得药液能够和缝合的病变部位进行全面接触,提高给药的均匀度。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把手垂直设置在转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把手的转动轨迹不会接触到活动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手柄上设有四个依次相连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抵钉座包括半圆球状的头部体和与头部体为一体的前小后大的喇叭部。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注射管通过圆形的喷药轨迹进行给药,从而能够使得药液能够和缝合的病变部位进行全面接触,从而大幅提高了给药的均匀度,加快了伤口的愈合,保证了给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注射机构和套管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注射管俯视图;
图4为套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贝恩外科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贝恩外科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42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量可控消化道吻合器
- 下一篇:用于检测力和位移的检测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