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耐腐蚀复合结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3550.X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4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游鹏辉;朱丹;张浩;耿明;卫垚;周明翔;刘辉;许勇;张银龙;崔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5/10 | 分类号: | E01B25/1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24 | 代理人: | 张英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腐蚀 复合 结构 跨座式 单轨 轨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梁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耐磨耐腐蚀复合结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
背景技术
轨道梁作为跨座式单轨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防护能力、表面精度、使用寿命、色彩外观对于在复杂地形、恶劣环境的应用十分重要,同时也对运营的安全、成本、美观影响较大。
目前,在跨座式轨道交通领域中应用的轨道梁的结构主要分为两种: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轨道梁在实际应用中表面会预涂防腐漆料和防滑涂料,但防腐漆料的防水性能不佳,易老化脱落,普通的防滑涂料耐磨性能不好,在频繁过车条件下会很快磨损消耗掉,钢结构轨道梁在此种情况下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大幅降低,同时也给日常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轨道梁在实际应用中表面基本没有防护处理,雨水很容易通过缝隙渗入梁体内,造成钢筋锈蚀,影响梁体强度及寿命,带来安全隐患,同时轨道梁表面易受环境侵蚀而破坏,影响走行面的平整度,降低了乘坐舒适性,裸露的钢筋混泥土表面也容易吸附污渍,显现污迹,影响外表美观,清洁维护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耐腐蚀复合结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其基于现有轨道梁的工作特点,研究及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平整度较高的耐磨耐腐蚀复合结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所述耐磨耐腐蚀复合结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防护层可以使耐磨耐腐蚀复合结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具有良好的防水、防腐、防老化性能,从而使耐磨耐腐蚀复合结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对恶劣气候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扩大耐磨耐腐蚀复合结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应用范围。此外,走行端面、导向端面及稳定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走行层、导向层及稳定层,可以提高轨道梁表面的平整度,进而减小振动,增加乘坐舒适度;通过所述走行层、所述导向层及所述稳定层的涂料可以调整轨道梁车轮行驶面的摩擦系数,同时增强耐磨性能,为列车提供合适的摩擦力以适应复杂的地形变化,从而扩大耐磨耐腐蚀复合结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应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耐腐蚀复合结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其包括梁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梁体为I型空心结构;
所述耐磨耐腐蚀复合结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还包括相连接的底涂层及防护层;所述底涂层设置在所述梁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底涂层覆盖所述梁体的外表面;所述防护层设置在所述底涂层远离所述梁体的表面上,所述防护层覆盖所述底涂层;
所述底涂层采用的材料与所述防护层采用的材料具有相容性。
进一步地,所述梁体包括走行端面、与所述走行端面垂直连接的导向端面及与所述导向端面平行的稳定端面,所述稳定端面位于所述导向端面的下方,且两者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耐腐蚀复合结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包括走行层、导向层及稳定层,所述走行层、所述导向层及所述稳定层分别设置在所述走行端面、所述导向端面及所述稳定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走行层、所述导向层及所述稳定层均是由环氧材料及聚氨酯材料制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梁体与所述底涂层之间、所述底涂层与所述防护层之间、所述防护层与所述走行层、所述导向层及所述稳定层之间均设置有粘结剂。
进一步地,所述粘结剂为溶剂型聚氨酯类粘结剂。
进一步地,所述走行层、所述导向层及所述稳定层共同组成列车车轮行驶面。
进一步地,所述梁体是由合金钢或者钢筋混凝土制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底涂层是由环氧材料或者聚氨酯材料制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层是由纯聚脲涂料制成的,所述纯聚脲涂料包括A组分及B组分,所述A组分是由端羟基化合物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得的半预聚物,所述B组分是由端氨基树脂和端氨基扩链剂组成的混合物,且包含颜料。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耐磨耐腐蚀复合结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防护层可以使耐磨耐腐蚀复合结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具有良好的防水、防腐、防老化性能,从而使耐磨耐腐蚀复合结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对恶劣气候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扩大耐磨耐腐蚀复合结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应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35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