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铝纤维‑POSS改性聚氨酯复合发泡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3384.3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2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朱佳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辰砾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61;C08G18/48;C08G18/32;C08J9/14;C08J5/04;C08K7/08;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17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铝 纤维 poss 改性 聚氨酯 复合 发泡 保温 隔热 建筑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氧化铝纤维-POSS改性聚氨酯复合发泡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氧化铝纤维作为增强材料,采用氨基取代的笼型聚倍半硅氧烷来增强改性聚氨酯,通过室温合成所得,其中氧化铝纤维的主晶结构呈γ-氧化铝、δ-氧化铝、θ-氧化铝、α-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氨基取代的笼型聚倍半硅氧烷为八氨基苯基POSS、八-3-氨基丙基POSS中的至少一种。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铝纤维-POSS改性聚氨酯复合发泡保温隔热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将多异氰酸酯单体、增韧剂加入反应釜,室温条件下混合搅拌0.5~1h,即制得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将发泡剂、聚醚多元醇、氨基取代的笼型聚倍半硅氧烷、泡沫稳定剂、催化剂、氧化铝纤维、阻燃剂,加入反应釜,室温下混合搅拌1~2h,即制得B组分;
(3)、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经发泡、熟化,脱模后,得所述的氧化铝纤维-POSS改性聚氨酯复合发泡保温隔热建筑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氧化铝纤维-POSS改性聚氨酯复合发泡保温隔热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组分以质量份计如下,A组分:多异氰酸酯单体100~140份,增韧剂15~25份;B组分:发泡剂5~15份、聚醚多元醇40~80份、氨基取代的笼型聚倍半硅氧烷8~15份、催化剂0.2~0.5份、扩链剂6~12份、泡沫稳定剂4~8份、氧化铝纤维30~60份、阻燃剂1~3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氧化铝纤维-POSS改性聚氨酯复合发泡保温隔热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纤维-POSS改性聚氨酯复合发泡保温隔热建筑材料由A组分和B组分按照质量比1:0.9~1:1.5经常温混合搅拌制备而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氧化铝纤维-POSS改性聚氨酯复合发泡保温隔热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纤维的主晶结构呈γ-氧化铝、δ-氧化铝、θ-氧化铝、α-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其单丝长度为10~150mm;所述的氨基取代的笼型聚倍半硅氧烷为八氨基苯基POSS、八-3-氨基丙基POSS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氧化铝纤维-POSS改性聚氨酯复合发泡保温隔热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异氰酸酯单体为二异氰酸甲苯酯、4,4′-二异氰酸二苯甲烷酯、二异氰酸异佛尔酮酯、二异氰酸六亚甲基酯至少一种;所述增韧剂为磷酸酯、柠檬酸酯、醋酸酯、邻苯二甲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氧化铝纤维-POSS改性聚氨酯复合发泡保温隔热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碳酸氢钾、碳酸氢钙、偶氮二甲酰胺、丙酮、碳酸氢钠、异戊烷、正戊烷、石油醚发泡剂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氧化铝纤维-POSS改性聚氨酯复合发泡保温隔热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多元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多元醇或特种聚醚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氧化铝纤维-POSS改性聚氨酯复合发泡保温隔热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乙烯二胺、三乙烯四胺、辛酸亚锡、环烷酸锡、环烷酸铅或环烷酸钴、马来酸二丁基锡、二乙酸二丁基锡、三乙胺、乙二胺、苯甲基缩水甘油醚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氧化铝纤维-POSS改性聚氨酯复合发泡保温隔热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为乙二醇、1,4-丁二醇、1,4-丁二胺、1,6-己二醇、1,6-己二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泡沫稳定剂为有机硅泡沫稳定剂、磺酸基类泡沫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阻燃剂为聚磷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辰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辰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33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