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前防护杠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3324.1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6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张春山;崔忠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富民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25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护杠,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防护杠。
背景技术
目前,防护杠以金属材料为主,一般采用厚度为3毫米以上的钢板冲压成U形槽钢,表面再行镀铬处理支撑,安装时与车架铆接或者焊接在一起。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新式汽车防护杠除了保持原有功能之外,还需要追求其本身的轻量化。因此,其次材料从最初的钢板换成了塑料材质保险杠,一般由外板、缓冲材料和横梁三部分组成。该种中间层为单层缓冲材料的安全杠在交通意外事故发生时,对车外行人及非机动车伤害较大,且在撞击严重时因其缓冲吸能能力差,无法真正有效起到安全防护作用,且现有汽车前防护杠没有减震防护措施,长时间会减少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前防护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防护杠,通过防护杠外壳和防护杠内壳闭合处填充有软质橡胶,可以在汽车前防护杠受到撞击时将撞击力分散到整个防护杠,避免防护杠受到撞击时由于形变过大造成损坏,通过防护杠内壳底部设有减震装置,可以对防护杠受到的撞击力进行吸收,有利于提高防护杠的防护效果,减少撞击对汽车造成的损坏,通过减震装置外侧设有减震装置防护罩,可以减少雨水和杂质进入减震装置,影响减震装置的使用效果,有利于提高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减震弹簧腔底部的缓冲垫,可以在减震弹簧形变较大时,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减震弹簧形变过大造成损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前防护杠,包括防护杠外壳、防护杠内壳和减震装置,所述防护罩外壳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前侧中部设有固定孔,所述防护杠内壳底部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外侧设有减震装置防护罩,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连接杆、减震弹簧腔和减震弹簧,所述防护杠内壳底端左侧、中部和右侧均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弹簧板连接,所述弹簧板置于减震弹簧腔内部,所述弹簧板底部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另一端与减震弹簧腔底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杠外壳与防护杠内壳闭合处填充有软质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通过固定孔与汽车本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装置共有三组且三组减震装置均匀分布在固定支板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弹簧腔底端中部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形状为半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汽车前防护杠,通过防护杠外壳和防护杠内壳闭合处填充有软质橡胶,可以在汽车前防护杠受到撞击时将撞击力分散到整个防护杠,避免防护杠受到撞击时由于形变过大造成损坏。
2.本发明的汽车前防护杠,通过防护杠内壳底部设有减震装置,可以对防护杠受到的撞击力进行吸收,有利于提高防护杠的防护效果,减少撞击对汽车造成的损坏。
3.本发明的汽车前防护杠,通过减震装置外侧设有减震装置防护罩,可以减少雨水和杂质进入减震装置,影响减震装置的使用效果,有利于提高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
4.本发明的汽车前防护杠,通过减震弹簧腔底部的缓冲垫,可以在减震弹簧形变较大时,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减震弹簧形变过大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前防护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汽车前防护杠的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软质橡胶;2、防护杠外壳;3、固定支架;4、固定孔;5、减震装置;6、固定支板;7、防护杠内壳;8、减震装置防护罩;9、连接杆;10、减震弹簧腔;11、弹簧板;12、减震弹簧;13、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汽车前防护杠,包括防护杠外壳2、防护杠内壳7和减震装置5,所述防护罩外壳2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前侧中部设有固定孔4,所述防护杠内壳7底部设有减震装置5,所述减震装置5外侧设有减震装置防护罩8,所述减震装置5包括连接杆9、减震弹簧腔10和减震弹簧12,所述防护杠内壳7底端左侧、中部和右侧均设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另一端与弹簧板11连接,所述弹簧板11置于减震弹簧腔10内部,所述弹簧板11底部设有减震弹簧12,所述减震弹簧12另一端与减震弹簧腔10底部连接。
其中,所述防护杠外壳2与防护杠内壳7闭合处填充有软质橡胶1,可以将撞击力进行分散,起到缓冲作用。
其中,所述固定支架3通过固定孔4与汽车本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富民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富民伟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33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