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封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3183.3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5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北;吴金福;陈木华;李贤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康普顿至高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2 | 分类号: | E06B5/12;E06B7/2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门,包括联动构件和压条;门板底边内部设有用于安装所有部件的且底部开放的安装槽,且门板的表面设有与安装槽连通的通孔;联动构件包括一个外露于门板之外的按压体和容纳于安装槽之内的构件主体,构件主体沿着安装槽延伸且与安装槽滑动连接,按压体通过通孔伸出于门板之外且与构件主体传动连接,且安装槽与联动构件之间设有一套副复位弹簧使构件主体及按压体复位;压条沿着安装槽延伸且在竖直方向上与安装槽滑动连接,且与安装槽之间设有一套主复位弹簧使压条向上提升复位,压条与联动构件传动连接,使构件主体沿安装槽横向滑动时带动压条向下滑动。本发明在关门后通过联动的方式实现门的密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门。
背景技术
门包括能够活动开闭的门板以及门框。现有技术中,门板与门框之间不能做到完全密封,具体是在门板底部与地板之间会留有缝隙。门框的结构包括两侧的立柱及顶部的横梁,这种结构下门板与立柱及横梁之间只要设置胶条即可确保密封。但门框底部由于没有任何结构进行密封,且门板底部与地板之间必须确保有足够的空间避免发生刮碰,故门板底部与地板之间的缝隙一直无法消除,影响密封性。该缝隙会影响隔音效果,即使门板和墙体的隔音做得再好,声音也很容易透过缝隙在门的两侧传递。同时,缝隙还会增加了室温交互,使室内的冷气或暖气流失,提高了能耗。
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门,在关门后通过联动的方式实现门的密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门,包括活动开闭的门板和门框,包括联动构件和压条;门板底边内部设有用于安装所有部件的且底部开放的安装槽,且门板的表面设有与安装槽连通的通孔;联动构件包括一个外露于门板之外的按压体和容纳于安装槽之内的构件主体,构件主体沿着安装槽延伸且与安装槽滑动连接,按压体通过通孔伸出于门板之外且与构件主体传动连接,且安装槽与联动构件之间设有一套副复位弹簧使构件主体及按压体复位;压条沿着安装槽延伸且在竖直方向上与安装槽滑动连接,且与安装槽之间设有一套主复位弹簧使压条向上提升复位,压条与联动构件传动连接,使构件主体沿安装槽横向滑动时带动压条向下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构件主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向下凸出倾斜的按压斜面,所述压条上设有与按压斜面配合的向上凸出倾斜的受压斜面,且受压斜面与按压斜面滑动接触,使构件主体横向滑动时按压斜面对受压斜面产生下压作用,按压斜面及受压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45°。
进一步的,所述压条底部还固定设有柔性的密封条。
进一步的,所述压条上固定设有竖直延伸的导柱,安装槽内固定设有与导柱配合的导套,导柱插接于导套内与之滑动连接;压条通过导柱和导套沿竖直方向导向滑动;所述构件主体与安装槽的侧面之间设有直线导轨,构件主体与安装槽之间通过直线导轨沿轴向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构件主体正对于每条导柱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长孔,导柱穿过长孔,使构件主体沿轴向滑动时导柱不会与构件主体相碰。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设于门板的铰接侧的侧面底部;按压体通过通孔伸出于门板的侧面之外,且按压体固定连接于构件主体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设于门板的前板面底部,位于门板的远离铰接侧的另一侧;按压体自通孔伸出于门板的前板面之外,其靠近门板铰接侧的一端与门板铰接,使按压体的另一端凸出于通孔之外且可伸缩摆动,按压体的背侧设有向后凸出延伸的按压部,按压部与构件主体的端部之间还连接有一个连杆,连杆两端分别与按压部和构件主体的端部铰接,使按压体摆动时带动按压部对构件主体产生轴向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构件主体远离按压体的一端固定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销轴,副复位弹簧套设于销轴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康普顿至高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康普顿至高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31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