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3100.0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1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方杰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市漓江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12;C08K5/09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付倩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改性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树脂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耐寒性能、流动性好,树脂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家电、建筑、汽车以及办公用品等行业。但树脂的抗静电性较差,树脂的加工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静电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静电改性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5份-30份AVA树脂、20-40份PP树脂、1份-6份紫外线吸收剂、10-18份增强剂、5-9份抗静电剂、1-2份苯亚甲基丙二酸盐、2-7份改质成核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抗静电改性材料通过采用两种不同的树脂材料进行混合,并加入抗静电剂,使得抗静电改性材料的表面电阻率达到5-7个数量级,与现有的改性材料相比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8份AVA树脂、30份PP树脂、4份紫外线吸收剂、15份增强剂、7份抗静电剂、1.5份苯亚甲基丙二酸盐、5份改质成核剂。
进一步,所述紫外线吸收剂是指紫外线吸收剂UV-531和紫外线吸收剂UV-168以任意比混合到的混合紫外吸收剂。
进一步,所述PP树脂为密度为0.9-1g/cm3、熔点为165-175℃的聚丙烯。
一种抗静电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上述的原料,将PP树脂和AVA树脂均在80-90℃温度下烘烤3-5h备用;
(2)将经过烘烤的PP树脂和AVA树脂和其余原料放入高速混合机中共混4-9min,得到混合物;
(3)将混合物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造粒;
(4)将生产出的改性材料颗粒在80-95℃温度条件下烘烤3h,制得所述抗静电改性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抗静电改性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5份AVA树脂、20份PP树脂、1份紫外线吸收剂、10份增强剂、5份抗静电剂、1份苯亚甲基丙二酸盐、2份改质成核剂。
本实施例的抗静电改性材料通过采用两种不同的树脂材料进行混合,并加入抗静电剂,使得抗静电改性材料的表面电阻率达到5-7个数量级,与现有的改性材料相比得到了显著提高。
具体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是指紫外线吸收剂UV-531和紫外线吸收剂UV-168以任意比混合到的混合紫外吸收剂。
具体的,所述PP树脂为密度为0.9g/cm3、熔点为165℃的聚丙烯。
本实施例的抗静电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上述的原料,将PP树脂和AVA树脂均在80℃温度下烘烤3h备用;
(2)将经过烘烤的PP树脂和AVA树脂和其余原料放入高速混合机中共混4min,得到混合物;
(3)将混合物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造粒;
(4)将生产出的改性材料颗粒在80℃温度条件下烘烤3h,制得所述抗静电改性材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抗静电改性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8份AVA树脂、30份PP树脂、4份紫外线吸收剂、15份增强剂、7份抗静电剂、1.5份苯亚甲基丙二酸盐、5份改质成核剂。
本实施例的抗静电改性材料通过采用两种不同的树脂材料进行混合,并加入抗静电剂,使得抗静电改性材料的表面电阻率达到5-7个数量级,与现有的改性材料相比得到了显著提高。
具体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是指紫外线吸收剂UV-531和紫外线吸收剂UV-168以任意比混合到的混合紫外吸收剂。
具体的,所述PP树脂为密度为1g/cm3、熔点为170℃的聚丙烯。
本实施例的抗静电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上述的原料,将PP树脂和AVA树脂均在80-90℃温度下烘烤4h备用;
(2)将经过烘烤的PP树脂和AVA树脂和其余原料放入高速混合机中共混6min,得到混合物;
(3)将混合物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造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漓江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市漓江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31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牵引智能隔离开关远程监控系统
- 下一篇:便于生日蛋糕拿取的新型蛋糕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