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对生物电信号分析的疾病诊断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2335.8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1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周纯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16H40/67;A61B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 电信号 分析 疾病诊断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对生物电信号分析的疾病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无论大病小病都去大医院就诊,这就形成医院“人满为患”,就医困难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自己的疾病没有初步准确的判断所引起的。
生物电是生命功能的本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人体的任何一种生命活动无不和生物电密切相关,而人体的各种疾病也通过人体各穴位的生物电信号反应出来;在当今“看病难”已成一个社会问题的情况下,如果能通过对生物电信号的分析初步判断疾病种类,则可减少人们的对疾病的恐慌,从而使人们科学就诊。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对生物电信号分析的疾病诊断系统,使人们在看病就诊前对疾病有个初步判断,以选择就诊医院,就诊科室等。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生物电信号分析的疾病诊断系统,包括:生物电信息采集系统、传输系统、数据平台及管理中心,所述传输系统分别于生物电信息采集系统和数据平台系统相连,数据平台系统与管理中心连接。
所述生物电信息采集系统包括供电电极和多个采集电极。
所述数据平台储存有大量正常人体各穴位的生物电信息及各种不同疾病的人体各穴位的生物电信息。
所述数据平台包括数据储存模块和大数据模块。
基于对生物电信号分析的疾病诊断系统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用户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疾病史等信息输入数据储存模块;
(2)生物电信息采集系统将采集到的用户生物电信息通过传输系统传输到数据平台;
(3)数据平台将用户各穴位生物电信息与数据平台的大数据库内正常人体各穴位的生物电信息及各种不同疾病的人体各穴位的生物电信息作对,经过分析得出具体的医疗诊断报告,并发布到管理中心;
(4)如需就诊,管理中心接收到医疗诊断报告后会提醒用户将诊疗过程进行记录,并反馈给数据平台,储存于数据储存模块,作为下次诊断的数据。
所述医疗诊断报告包括:医疗机构选择,专科门诊选择、就医时间选择,就医前注意事项等信息。
有益效果:1、通过采集人体的生物电信号,来判断疾病种类,判断更准确;2、使用该呵护系统可以使用户在就诊前了解自己的疾病信息,根据就诊报告的建议选择合适就诊方式,减少时间精力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包括:生物电信息采集系统、传输系统、数据平台及管理中心,所述传输系统分别于生物电信息采集系统和数据平台系统相连,数据平台系统与管理中心连接。生物电信息采集系统包括供电电极和多个采集电极,可以采集用户不同身体部位的生物电信号;数据平台包括数据储存模块和大数据模块,大数据模块中储存有大量正常人体各穴位的生物电信息及各种不同疾病的人体各穴位的生物电信息。
具体诊断过程如下:用户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疾病史等信息输入数据储存模块中,其中信息越全面越准确,诊断结果就越精确;生物电信息采集系统将采集到的用户生物电信息通过传输系统传输到数据平台;数据平台将用户各穴位生物电信息与数据平台的大数据库内正常人体各穴位的生物电信息及各种不同疾病的人体各穴位的生物电信息作对,对比过程其实是一个数据匹对过程,经过匹对、分析得出具体的医疗诊断报告,并发布到管理中心,用户可在管理中心看到具体的诊断结果;医疗管理中心还有数据反馈功能,用户在就诊时或就诊后将就诊信息、及疾病治疗过程及结果在管理中心作记录,管理中心将这些数据反馈给数据平台,储存于数据储存模块,作为下次诊断的数据信息。医疗诊断报告包括:医疗机构选择,专科门诊选择、就医时间选择,就医前注意事项等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23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